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宗耀道长,俗名陈长乃,浙江省苍南县人,一九二二年生于渔农之家。小时候,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八岁那年其母得病而亡;十二岁时,其父病故。家庭生活陷入窘境,在村塾求学的陈宗耀道长也不得不中途辍学。一九三九年春,十八岁的陈宗耀道长到苍南县东南的云台山三元道观出家,拜该观主持蔡理延道长为师学道,涓取道名陈宗耀。陈道长入道后,勤学经典,研习“必修”,砍柴、种地、下厨等样样肯干。第二年,陈宗耀道长获悉道教第二大洞天——浙江黄岩委羽山大有宫道观方丈蒋宗翰律师设坛演戒,说法度人的喜讯时,十分兴奋,因他深知“学道不受戒。  相似文献   
2.
“天官赐福”——道教吉语压胜钱。正如彭信威教授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中国压胜钱上所反映的宗教差不多全是道教。”古时道教是深入民间的宗教。天官,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之合称。《黄庭内景经、沐浴》:“传得可授告三官。”务成子注:“三官,天地水也。”在天曰天官,在地曰地官,在水曰水官。明代归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庙记》:“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天官赐福,《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水官解厄之辰’”。  相似文献   
3.
早期道教神仙女青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遍中国大陆出版的道教辞典,没有一部为女青专立一个词条的。但是,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献买地券、镇墓文中却经常可以看到女青的名字。今天的研究者也是从这两种出土文献中了解到早期道教(天师道)还有这么一个重要神仙的。买地券、镇墓文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文字材料,主要内容是为死者买阴间宅地一处,要求幽冥各级官吏不要侵害死者灵魂,阴阳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间作祟,复连生者。①东汉魏晋的买地券、镇墓文都是以“如律令”结尾,到南北朝时期,有些券文的结尾变成了“如太上老君地下女青律令”。现在可见到…  相似文献   
4.
"三官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本文通过对其职司和封号进行分析,剖解其宗教象征意义。在辨析"三官大帝"所包含的宗教象征意义的过程中,以微观考察的方式理解宏观意义上的道教历史,从而揭示道教发展过程中普遍的宗教现象与特殊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七年九月七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北京白云观老律堂举行了隆重的中元法会。白云观全体道众,进修班、专修班学员,北京音乐学院和以馆长丘福雄为团长,冯敌平、黎显华为副团长等二十七人组成的香港蓬瀛仙馆来访代表团,共同参加了这次庆祝活动。中元节是道教三元圣节之一。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为下元水官节。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统摄”。圣节清晨,初露的晨曦送走了薄明的星辉,白云观的上空,香烟缭绕,紫雾盘旋。  相似文献   
6.
"三元夫人"、天地水三官分职、"石下犬子"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不同的传世文献之间记载各有不同,本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道经为切入点,结合《道藏》中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这几个神仙鬼怪及相关内容的传承、变化,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纠正敦煌写卷、《道藏》等文献的讹误。  相似文献   
7.
兰晔 《中国宗教》2022,(3):78-79
保生大帝信俗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清之际,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传入台湾。此后,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沿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如今,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8.
泰山是五岳独尊的东岳,其神以“大帝”称之,地位显赫。历代帝王或巡狩、或封禅、或神祭、或褒封,奠定了泰山神———东岳大帝在道教诸神中的崇高地位,“被供奉为神灵界的王者”①。正史中有许多关于东岳大帝的记载,东岳庙也遍及全国大多数地方。本文将从泰山神———东岳大帝信仰的起源、东岳大帝的身世和职司、对泰山神的祭祀和褒封以及东岳大帝信仰的影响等问题入手,从东岳大帝信仰具体而微地反观道教神仙信仰所蕴含的敬畏自然、师法自然的人文精神、以及这种信仰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一、泰山神信仰源于对泰山的自然崇拜泰…  相似文献   
9.
鱼凫图腾与道教的三官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记载有五斗米道的“请祷之法”三官手书”;三官崇拜反映了道教的核心观念“不死”与“仙化”,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探讨道教起源的可能。道教起源于巴蜀早期原始宗教,前人于此已有所论及,可惜语焉不详。本文欲蜀的鱼凫图腾崇拜考察其渊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罗睺寺后殿“开花现佛”的转盘上面,站立着二十四尊塑像,僧人称其为“二十四天”。他们的名字分别称为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陀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紧罗那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部正神。这些被称为“天”的塑像,在五台山其它寺庙里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