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复阅读《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第8期刊登的敖定椿、雷霆教授撰写的“准确、完整的诊断与临床决策”一文后很受启发,在我从事超声诊断工作20多年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其他临床医生遇到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有时候超声诊断的结果和CT诊断的结果一致时而手术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有时影像诊断的意见与临床疾病完全不符合?我们要为临床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需要怎样看待影像诊断报告?需要掌握那些影像诊断知识?这些问题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今天举行这次庆祝五台山研究会成立25周年暨今后五年规划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找出问题,对症解决,促进研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战略、新实践。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其本质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贯彻这一精神,如何尽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本人结合近几年到少数民族村寨的调研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正义论》当中,罗尔斯在对其他几种分配方式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正义的理想:民主的平等.但由于他本人没有对其详加说明和界定,因而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或是跟其他平等理念,尤其是“公平的机会平等”概念相混淆;此外它的“民主的”特性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阐释.因而对“民主的平等”进行重新梳理和说明就很必要.然而,尽管“民主的平等”是值得我们欲求的分配理想,但由于它不够重视性别自然分工及其造成的蔓延性影响,一方面会遭遇来自外部的一些隐秘屏障;另一方面也面临来自自身理论内部的障碍而难以真正实现.一些批评意见和公民共和主义相关理论,如对共同体和公共善的强调、结合公共善理论对分配标准的重新反思,可以为“民主的平等”给出几种矫正性的进路.  相似文献   
5.
弯下腰去     
山东寿光有个农民叫刘成德,他因为研究出了“一边倒”桃树的栽培技术而一举闻名,被称为“寿光桃王”。“一边倒”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高产,按照一般情况,一亩桃树最多只能产出2000斤左右的桃子,而刘成德“一边倒”树型结出的桃子产量,每亩却能达到5000斤至1万斤,粗略估算,一亩地毛收入可达2万余元。如今,刘成德的这一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每年的收入也超过百万元,成为靠科技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6.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沐霖 《天风》2004,(8):44-45
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揭露或显明某事,使真相向一个探索的人敞开的涵义。启示——表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念,即“我们需要被告知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启示——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虚拟”生存在电脑网络社会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它使实践的内在性的地位显著地超过了外在性 ,同时揭示了实践除了劳动特性外 ,还具有“虚拟”的本性。在哲学上 ,“虚拟”即符号化 ,“虚拟”生存即作为人的文化生命的意义生存。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对现实社会生存具有重大突破和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9.
遇见真光     
主啊,你借助那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让我明白了爱的真谛小时候,我生活在江苏北部的农村,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照明,一到晚上,田野和乡村一起融入漆黑的夜色里,没有月色光照的晚上,村里各家稀稀寥寥的几处灯火,便成了漆黑夜色里仅有的亮光。  相似文献   
10.
宣庆坤  周雷 《世界哲学》2015,(3):140-146,161
B.威廉斯在其论文《马克洛普罗事件:对永生之厌倦的反思》中认为,永生是没有意义的。威廉斯指出死亡与有死是不同的,若永生则厌倦;只有满足同一性与吸引力两个条件,永生才不会无聊。尽管威廉斯的理论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但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威廉斯的这一理论是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一性条件太严又太宽,但无论如何也不影响永生导致无聊的判断,因为破除对永生的期待,才可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