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宗教》2012,(5):90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八,是传统的佛诞日,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圣诞。活动由浴佛法会、祝圣普佛法会、释迦佛圣诞梵乐慈善晚会暨  相似文献   
2.
魏荣 《宗教学研究》2005,1(4):139-140
本文先引述了<太平经>的版本问题,进而简要分析了其成书时期、著者、思想来源以及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平经>中的"治国"所运用的"三"和"承负"两种思想,最后将其"治国"思想归结到君、臣、民"三合相通","立致太平"上.  相似文献   
3.
陈美麟 《天风》2002,(2):26-27
12月22日上午昆明国际机场迎来一支不同寻常的出访队伍,他们是云南怒江少数民族教会的同工,此行应香港华人基督教联合会(以下简称“联会”)邀请,参加由“联会”主办的主题为“耶稣已降生,万民乐缤纷”古今中外圣诞诗歌汇演。记者有幸作为该团的领队一同前往。在12月22至27日短短五天中,我一行下榻在被称之旅游闹区的尖沙嘴帝国酒店,离香港的文化中心步行只10分钟的路程。“联会”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因为在24日夜,尖沙嘴会被外出过圣诞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一切交通停止。确保我一行准时赶赴演出地点,我驻地离会场很近,且座落在香港的商业中心,香港最豪华的五星级“半岛酒店”与我旅馆隔街相望。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怒江弟兄姊妹,不顾旅途的劳累,上街购物、旅游的诱惑,一心想的是排练和演出,毫无怨言。为在旅馆狭小的空间里排练舞蹈,他们竟疯狂地把床搬了家;没有播放舞蹈背景音乐的设备,竟不惜上街买了录音  相似文献   
4.
金矫雁 《天风》2002,(2):33-33
圣诞夜,金陵协和神学院内笑声、歌声一片。南京各大专院校的青年朋友及金陵的师生们相聚在篮球场,五彩的灯光、圣诗班的献唱与师生同欢、普天同庆的欢欣相交织。在凛冽的寒风中,李得撒姊妹拿着对讲机,聚精会神地与其他老师司职于晚会的舞台监督、后勤服务的岗位上。精彩纷呈的节目,引起台下热烈掌声,此时此刻,你无暇顾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让师生们和来宾在圣诞夜里尽情地欢歌,使大家在这个夜晚更深地理解和接受耶稣诞生的全部意义。是的,你从辽宁盘锦的一家科研公司退休后,便成为女儿曾就读过的金陵协和神学院的一位“志愿者”,你说,在金陵的日子将是退休后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学生眼里,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完全可以有一个充满闲趣的生活,然而你却自愿来到金陵,甘愿做学生“妈妈”。  相似文献   
5.
帛书及楚竹书、阜阳汉简<周易>的面世,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周易>经文的研究视野.东汉熹平间,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以熹平石经作为今文标准本,熹平石经遂成为后人研究、界定汉代经今、古文的重要依据.然今以帛<易>考之,汉初人们以隶字抄书,并无严格的今、古文区分,故熹平石经作为分辨汉人今、古文的权威,只是为平息当时的今、古文之争.汉唐人以自己所见之有限的古文本而定其"古文某作×",今以竹书校之,方知其所见之古文本及其古文字,与战国竹书古文本多有不同.而由今本与竹书本多有相同相通者考之,知今本确为古文本无疑.随着帛<易>的出土,有本师传授的今文<易>在亡佚千余年后又重现于世,对弄清<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些疑难卦爻辞原旨,厘清汉人今、古文经学的发展与演变,无疑有重大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具有多重文化学术意义.它的发表,立刻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一年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释、文本解读、楚竹书<周易>特殊符号以及卦序问题上.其中又以文字考释和特殊符号问题的讨论最多.  相似文献   
7.
郭雍是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属于程门支流.郭雍秉承义理解易之风,推崇二程、张载而又自成一家.郭雍反对象数派的<河图><洛书>衍生大易的观点.他认为<易>为圣人明道之书.到了春秋时期,大道不行,卜筮成为主流.<易>为包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人所作.对"道、象、数"的关系,郭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雍还认为汉代以来,象数之学附会于<易>,圣人之道熄灭无传.直到程颢、程颐、张载三先生发挥易理精奥,圣人之道才得以重现.郭雍的父亲郭忠孝是程颐的学生,郭雍作<郭氏传家易说>的目的就是继承程颐和其父的解<易>传统,阐明圣人之道也.  相似文献   
8.
张涛 《周易研究》2004,(6):28-31
光武中兴后,在易学领域,古文费氏易学渐兴,但属于今文的象数易学特别是<易纬>的象数易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白虎通义>吸收、借鉴<易纬>之说,构筑了一个以太初、太始、太素、三光、五行为次序的宇宙生成模式.它曾称述<易传>"汤武革命"之说,强调改朝换代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倾心于<易传>的天尊地卑、乾坤定位之说和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系统阐述了三纲六纪理论,目的在于营造一个上下各安其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天人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9.
宋代君臣讲<易>、臣民进呈<易>之风盛行,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得到封赏的人比比皆是.宋代君臣注重<易>理,并借此评论、讽谏时政,具有学以致用的意义.这种情况对宋代易学的繁荣与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