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2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反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反馈是组织中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员工潜能的很重要的管理手段。该概要回顾了有关反馈的研究,分析了反馈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不同反馈来源中上级反馈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表扬还是批评的信息对员工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反馈接受者本人的特点对反馈效果的影响研究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周荣刚  张侃 《心理学报》2005,37(3):298-307
通过三个实验证明,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转化与整合过程中的主方位判断受拍摄方向和目标位置的影响。二者对主方位判断的作用模式不会随主方位判断任务的改变而改变,拍摄方向效表现为:朝北效应(匹配效应)和主方位效应,体现的是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整合过程中环境参照对主方位的影响;目标位置效应的认知加工时间模式可表示为:前-后轴<左-右轴<其他位置,体现的是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整合过程中自我参照对主方位的影响。本文以规范轴和规范方向为框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
周荣刚  张侃 《心理学报》2008,40(11):1137-1148
把参照系整合基础上的绝对方位判断分解成路径获取过程(目标位置信息)、自身定向过程(前行方向信息)和物体定位过程(目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体的方位信息),系统地考察了多参照系条件下信息获取方式对该任务的影响。研究以视觉形式呈现空间信息,实验1a和1b的任务中均包括上述三个过程,前者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前行方向信息、后者以语词的形式直接呈现前行方向信息;实验2有两个任务,分别独立于路径描述(定位后判断)和自身定位(定向后判断)。所有任务均为目标位置(R0o-前、R45o-左前/右前、R90o-左/右、R135o-左后/右后, R180o-后)×前行方向(北、东南西、斜方向)的组内设计、因变量为正确率和判断时间为主,共有64名大学生被试(男女各半)参与实验。发现:0o和180o位置优势效应、朝北优势效应在所有任务中都很明显;实验1和定向后判断任务中存在正方向R90o位置优势效实;定位后判断时间短于定向后判断时间,但总体所用时间上没有差异。结合信息获取的方式和可能使用到的判断策略,从绝对方位判断的认知结构上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不同任务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探讨儿童自我—他人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三个实验探讨了4~9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的时间。研究操纵了由自我所有权和自我参照评价引发的两种自我意识:以物体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实验1用所属物的类别任务、实验2和实验3使用特质评价任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岁儿童记自己的物品比别人更多,表明儿童能以物体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2)7岁儿童出现对自己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记忆优势,表明儿童能以概念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研究结果证明了在儿童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所有权为基础和自我参照评价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尔科姆·X宗教思想的演变过程,他早期的宗教思想主要来源于黑人穆斯林,比较偏颇极端.与黑人穆斯林决裂以后,他的宗教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不仅转向了正统的伊斯兰教,而且日益理智、宽容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Xunzi carried on the noble ambitions of “Zhou Kong Jiaohua 周孔教化” and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on and how to realize it. Starting from the belief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he argues that cultivation was necessary and its teachings must penetrate the mind. The key of cultivation is to cultivate man’s feelings, encourage man to behave properly, and attempt to mold his nature through Ritual cultivation, Musical cultivation, and the Five Classics. The main point of Xunzi’s ethical thought is cultivation. As far as cultivation theory is concerned, Xunzi’s is the most logical and systematic of the famous Pre-Qin thinkers. Translated by Peng Chuanhua from Nanchang Daxue Xuebao 南昌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2005, (2): 1–8  相似文献   
7.
工作卷入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卷入的研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复杂、泛化的多因素的概念与结构发展到简单、内化的单因素的概念与结构;从理论上关注个体评价过程到重视个体--环境相匹配的观点;从工作场所的卷入研究到非工作场所的卷入度研究;以及从原来的只有在美国的研究扩展到开始关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最后,文章还对今后研究的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We present a review of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phenotypic variance is due to nonlinear (epigenetic) processes during ontogenesis. The role of such processes as a source of phenotypic variance in human behaviour genetic studies is not fully appreciated. In addition to our review, we present simulation studies of nonlinear epigenetic variance us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neuronal network development. In each simulation study, time series for monozygotic and dizygotic twins were generated and analysed using conventional behaviour genetic modelling. In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the nonlinear epigenetic variance was subsumed under the non-shared environmental component. As is commonly found in behaviour genetic studies, observed heritabilities and unique environmentabilities increased with time, whereas common environmentabilities decreased. The fact that the phenotypic effects of nonlinear epigenetic processes appear as unsystematic variance in conventional twin analyses complicat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ultimat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aus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e believe that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 theories provide a challenging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hich may enrich behaviour genetic studies.  相似文献   
9.
背景信息导航帮助和认知风格对超文本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荣刚  张侃  李怀龙 《心理科学》2003,26(4):642-645
本文考察了背景信息导航帮助(结构背景信息导航帮助、时间背景导航信息帮助和综合背景信息导航帮助)和认知风格(场独立倾向和场依存倾向)对超文本使用过程中导航绩效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认知风格是研究超文本系统的一个敏感指标:在超文本阅读过程中,场依存倾向的人比场独立倾向的人容易迷失,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效果要低于场独立倾向的人;(2)最优路径偏离可以敏感地反映出超文本网络空间中使用者的迷失程度;(3)主观迷失感与导航绩效相比,更能有效地预测超文本环境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看了6月21日《科技日报》“科学探索需不需要‘科学警察’”的讨论,我觉得很有意义。“科学警察”确实是个需要通过讨论加以澄清的概念,不然的话,在同一个名词底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会因这种不同解读而相互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不必要的相互攻讦。如果按照方舟子先生的解释,所谓“科学警察”,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是指一些民间反伪科学组织和有关人士利用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利揭露伪科学,让公众了解真相,我觉得这样的“科学警察”就没有什么不好。这跟利用手中权力压制不同意见排斥创新思维是两码事。以方舟子先生本人为例,我是常看他主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