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相似文献   
2.
尽管“限制解除”作为一种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途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德国心理学者Knoblich及其同事提出, 但学界对于“限制解除”所包含的信息加工程序、阶段以及相应的脑认知过程却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和细化。本文从“限制解除”的理论角度出发, 以答案提示催化的“诱发式”字谜解决顿悟为例, 首次提出了一个关于“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的信息加工阶段初步构想。该构想认为: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包含3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早期注意参与为特征的冲突信息的预警或预处理过程; 第二阶段是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关键限制解除过程, 鉴于这个过程以基本问题表征空间的拓展为特征, 因此我们推测右脑的活动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是以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为特征的重新整合过程。脑电研究数据部分地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 发现了上述第一阶段在脑电变化上体现为顿悟性限制解除所伴随的N100/P200复合体; 第二阶段体现为P300在300~400 ms的时间窗内的地形图分布及差异波; 而第三阶段则体现为N400在400~800 ms内的变化。脑电结果还证实: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限制解除的关键阶段, 右脑的活动明显强于左脑, 提示基本问题空间的拓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右脑, 而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信息的重新整合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半球偏侧化倾向。上述发现有可能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顿悟中“限制解除”的脑认知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发展出来的新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技术。MVPA技术通过训练分类器,对由不同认知状态引起的多体素信号模式进行分类。与传统的基于单个体素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技术可更敏感地检测脑对认知状态的表征,并使得从神经信号解码认知状态成为可能。文章介绍MVPA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以及可以用MVPA来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对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患,严重青可危及生命。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既往胃管减压效果较差。近年开始应用的肠梗阻导管可对肠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效果明显。肠梗阻导管的发明和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假说对科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时主要继承了二程的易学思想,注重从义理释<易>,同时也认同画前元有易,推崇先天学,融义理、象教为一炉.然而,杨时的易学旨趣却在于用易,不流于空谈易理.他主张反身而诚,学<易>必须心通的为学之方.由于受到当时学术背景和社会政冶的影响,杨时的易学思想理论建构并未超出前人范畴,但其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们似乎认为,在以公域为主的时代,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就是遵守普遍的社会法律规范和社会管理规范,个人的美德就是与这些普遍规范相适应的欲望、情感、气质、性格,它只具有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实际上,美德是人的一种内在价值,本身就是善。美德是心灵品质的优秀状态,是理智、情感、欲望相互渗透、融合、化通的状态。塑造美德是对人生意义的创造;美德中内涵着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力,有着社会正义原则的普遍维度。  相似文献   
7.
Employee alcohol use has been shown to be prevalent and have potential detrimental effects for both employees' health and work outcomes.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daily telephone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alcohol use in a sample of Chinese workers. The results from multilevel modeling showed that daily work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aily alcohol use and desire to drink. Furth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the work stress–alcohol use/desire to drink relationships that were predicted by neuroticism and job involvemen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摘 要:Karelitz(2004)和詹沛达等(2016)认为1个多分属性内部(Lk+1)个水平的关系相当于Lk个部分满足线型层级关系的二分属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多分属性模型和二分属性模型的判准率,从而验证多分属性和二分属性间是否存在以上关系。结果表明:当属性个数较少时,两个模型的模式判准率相当,随着属性个数增加,多分属性模型的模式判准率高于二分属性模型的模式判准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多分属性和二分属性之间确实存在以上关系,但两者并非完全等价,二者间的差异随着属性个数增加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詹沛达  Hong Jiao  Kaiwen Man 《心理学报》2020,52(9):1132-1142
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 潜在加工速度反映学生运用潜在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为在多维测验中探究潜在加工速度的多维性并实现参数估计, 本研究提出多维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实证数据分析及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潜在加工速度具有与潜在能力相匹配的多维结构; (2)新模型可精确估计个体水平的多维潜在加工速度及与作答时间有关的题目参数; (3)冗余指定潜在加工速度具有多维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低于忽略其多维性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詹沛达 《心理学报》2022,54(11):1416-1423
多模态数据为实现对认知结构的精准诊断及其他认知特征(如, 认知风格)的全面反馈提供了可能性。为实现对题目作答精度、作答时间(RT)和视觉注视点数(FC)的联合分析, 本文基于联合-交叉负载建模法提出3个多模态认知诊断模型。实证研究及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1)联合分析比分离分析更适用于多模态数据; (2)新模型可直接利用RT和FC中信息提高潜在能力或潜在属性的估计准确性; (3)新模型的参数估计返真性较好; (4)忽略交叉负载所导致的负面结果比冗余考虑交叉负载所导致的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