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化盲视是指在某些条件下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视觉场景中实质性的改变。最近研究表明,变化盲视发生时个体虽然不能有意识地报告变化,但却能无意识地对变化刺激进行加工和反应,也就是产生了内隐觉察。内隐觉察能够引导注意、影响反应速度。与觉察和无觉察相比,内隐觉察的眼动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无变化试次相比,盲视试次可以观察到显著的脑电活动变化以及不同的脑区激活。内隐觉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如左侧前额叶在内隐觉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没有视觉干扰的范式应用到变化觉察的神经活动测量中等。  相似文献   
2.
并发症概念的不明确,使得临床及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如部分医务人员注意力降低、医患矛盾升级,对医疗损害鉴定及判决产生了不利影响.应从疾病诊断和诊疗操作两方面理解并发症的内涵,明确并发症并不一定是医院的免责事由,并规范对这一概念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共有消费是多位消费者共同参与并承担开销的一种常见的消费活动。本研究基于风险转移理论, 探究了消费情境(单独消费vs.共有消费)对不熟悉产品偏好的作用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5个实验, 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 在共有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不熟悉的产品。原因在于共有消费情境会转移消费风险, 使得消费者对不熟悉产品的感知风险降低。但是该效应仅发生于产品风险较低的产品。同时, 当共有消费群体的关系较为疏远时, 该效应会消失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考察汉语阅读中读者是否在副中央凹处利用首词素的位置概率信息进行词切分和词识别。采用2(首词素位置概率:高、低)×2(预视类型:相同预视、假字预视)的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双字词为目标词,记录大学生阅读句子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在跳读率和第一遍阅读的眼动指标中,被试在高、低首词素位置概率条件中获得的预视效益量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读者并未在副中央凹处加工首词素的位置概率信息。结合前期研究推断,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没有作用于汉语阅读的词切分和词识别。  相似文献   
5.
元伦理学在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必须在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性”中寻找。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爆发的现实基础,而现代主义运动则为西方带来了以“反传统”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性”。元伦理学家既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受影响者,也是该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元伦理学具有显而易见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敏  李琳  向慧雯  隋雪  Ralph Radach 《心理学报》2017,(11):1357-1369
以往研究大多考察默读中是否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存在何种类型的预视效应,很少有研究探讨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以及阅读中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默读和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实验1发现在默读和出声阅读中都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但是默读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更大。实验2发现出声阅读中在注视中央凹词汇的早期不能提取副中央凹处信息。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默读和出声阅读条件下的副中央凹加工是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眼动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戒毒的哲学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手术戒毒这项新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近被卫生部紧急叫停.从颅脑手术戒毒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哲学及伦理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把一项临床科研项目直接变换成一项临床服务项目,既未经严格科学论证也不符合伦理与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8.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继善成性"是易学哲学的重要问题.朱熹解释"继善成性"总体上不是为字义的通顺,而在为他的理学本体论作论证.理上气下的基本原则通过易学的语言进一步得到贯彻.善与性、天与人、未发与已发、天理流行与人物成性等,虽也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密切关联,但又不能将一般天理与已具形质的人性混淆起来."继善成性"说的优长,就在于它将由天至人的生成序列,解释为一个以天道为本而构筑本性的思辨逻辑,同时兼顾个体形质生成带来的特殊性.而本性只是"存"而非"成",以卫护本然之性纯善无恶的假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这种转型还不完善,其重要表现之一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还没有普遍确立起来。道德责任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应然之责。如果市场经济主体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以不合乎道德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那么市场经济内在具有的道德维度无法得到张扬,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必然要与人本身的根本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撞车,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合理性也会遭到质疑。我国经济伦理学应以激发和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为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