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2篇
  5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建立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深入,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与评估越来越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综合协调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通过对建立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围绕如何构建一个统一、综合、有效的督导评估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Neuropsychology Review -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social cognitive deficits may be among the most profound and disabling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however, it is only...  相似文献   
3.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extend work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using Lent’s (2004) model. Specifically, the role of goal attainment in the academic and social domains, and the value accorded these domains, in the pathway to life satisfaction was examined using self-report data from 354 Singapore university students. Results demonstrated a role for goal attainment and domain value. For goal attainment, it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and to play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pathway to life satisfaction – specifically for the link between domain goal progress and domain satisfaction – although the full serial mediation model (from positive affect to life satisfaction) was supported only for the social domain. As for domain value, a moderating role was found in one instance, where the value of benevolence in the social domain moderated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satisfac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Overall, the inclusion of both goal attainment and domain value can thus enab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相似文献   
4.
作者欧黑尔是“让美国人停下脚步,审视他们价值观的无神论者”。本书陈述了她的无神论不但是消极的,否认神、灵魂和天堂地狱等宗教主要元素的真实性,而且是积极的,展示一种非宗教的生活方式,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创造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她的无神论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她为唯物主义者辩诬.表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以其主张政教分离的观念鲜明而坚定.曾推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在公立学校里限制宗教活动.因此也受到种种诅咒。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探索儿童对抽象图画情绪寓意敏感性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被试年龄跨度从 5岁至高中学生。根据被试利用形态、主题、情绪等图片特性作为识辨依据的特点来发现规律。儿童对抽象图画寓意敏感性的发展与表征水平相关。年幼儿童只能利用颜色或图形等单一信息维量进行判断 ,年长儿童及中学生可以综合利用形态、主题、情绪等多个维量判断。在寓意明确的图片识辨中 ,儿童对积极寓意的识辨成绩较优。在双关寓意的图片识辨中 ,儿童组倾向于选择具有积极寓意的线索 ,而中学生组会受到识辨经验的影响。文化与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对抽象图画情绪寓意的理解。中国幼教方式有助于儿童对图画认知与情绪成分的识辨。  相似文献   
6.
宗教本质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诞生以来的各种宗教本质观作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对我国学界影响较大的几种宗教本质观之间的分歧及其各自的理论缺陷,提出了"宗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货币,宗教起源于人类为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所进行的人与异己力量之间的特殊的交换活动"的宗教本质观与宗教起源说。并对宗教的核心─-信仰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中性的,无褒贬之分,宗教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是宗教与政治挂钩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本刊2005年第一期上发过一篇《记中国无神论者与美国基督教徒的一次对话》,其中提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是一个标榜民主和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旨在探索 5 -1 1岁儿童元认知发展的规律 ,2 80名昆明市及路南县汉、撒尼族儿童参与了三项知觉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1儿童随年龄的增长 ,有关知觉组织策略的知识及自我监察的能力也逐渐发展 ,表现为系统观察、选取有效策略及计划性的增强。 2儿童对信息的加工不断深入 ,从表浅的加工过渡到详尽的加工 ,不仅要求补充必要的信息 ,而且主动搜索隐蔽的线索以促进识辨。3儿童自我评价从笼统、含糊逐渐向客观、全面发展。4路南儿童元知觉的发展晚于昆明儿童两年 ,但在路南的汉族儿童和撒尼族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文化教育对儿童元知觉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智力落后的成因--当代智力理论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文 《心理科学》2004,27(6):1438-1441
智力落后的成因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当代复杂系统智力理论的视野之下.从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和Das的PASS模型入手,分析了智力落后本质及成因的新解.揭示了智力落后理论研究的认知心理学新走向。  相似文献   
10.
We recently showed that palm board measures are systematically inaccurate for full-cue surfaces within reach of one's hand, whereas free-hand gestures and reaching actions are quite accurate for such surfaces (Durgin, Hajnal, Li, Tonge, & Stigliani, 2010). Proffitt and Zadra (2010) claim that our demonstration that palm boards are highly inaccurate is irrelevant to interpreting past and present findings concerning dissociations between verbal reports and palm board estimates. In their paper they offer a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ndings of Bhalla and Proffitt (1999) and argue that our analysis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ir account. We offer here an alternative account of the findings of Bhalla and Proffitt, based on their actual data (which are fully compatible with our original analysis). We further show how our account generalizes to more recent studies that continue (1) to mistakenly describe null statistical effects on (insensitive) palm boards as evidence of a “dissociation” from (more sensitive) verbal measures that show a similar relative magnitude of change and (2) to introduce uncontrolle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