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公社承载着组织农村工业化之重任,普遍试办社队工业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1962的政策大调整将其"去工业化"之后,人民公社被归结为一种纯农组织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并由此开始陷入困境而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表现为社会交往困难以及重复刻板兴趣或行为。社交动机理论提出ASD个体是由于社交动机缺乏导致的社交障碍。目前该理论缺乏理论元素及结构关系的系统论证, 及基于此理论的低龄ASD儿童群体的研究证据。本研究拟采用心理实验法、眼动及近红外脑成像技术, 探索低龄ASD儿童早期社交奖赏、社交定向异常眼动标记及眶额叶脑区活动的神经机制。此外, 通过音乐奖赏强化学习的干预方式改善该理论的核心元素(社交奖赏), 观测能否改善ASD儿童的社交动机。本研究的开展有望对该理论进行系统验证, 并形成改善社交行为的潜在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
魏新东  汪凤炎 《心理学报》2021,53(11):1244-1259
相对于面对自己的人际冲突, 以独立自我为主的西方人在面对朋友的人际冲突时表现更智慧(所罗门悖论)。在以互依自我为主的中国人身上所罗门悖论是否会有不同特点?研究1通过在线平台招募中美两国被试, 随机分配到自我与朋友冲突组考察其智慧推理水平, 并考察自我类型的影响。对齐法与方差分析的结果均显示美国文化下朋友组智慧推理显著高于自我组, 而中国文化下两组差异不显著, 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下独立自我与冲突类型的交互项显著预测智慧推理。在此基础上, 研究2~4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通过启动不同自我类型, 考察个体在自我或朋友冲突组中的智慧推理差异, 结果显示启动独立自我的朋友组显著高于自我组, 而启动互依自我的两组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所罗门悖论可能只存在独立自我高的人身上, 并不具有普适性。可见心理学研究除了关注样本多样性问题外, 更需关注使用单一样本却默认结论具有文化普适性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4.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 学校过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转折点, 对个体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影响。先前研究多基于缺陷的视角, 将学校过渡视为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危机时期, 并发现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消极的发展结果。但从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视角来看, 学校过渡可能是青少年获得适应性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 也是发展可塑性表现最为充分的时期。如果青少年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够很好的融合, 他们就有可能获得积极的学校过渡。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品牌名称是重要的品牌资产, 在传递品牌价值、构建品牌形象和凸显品牌特征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以往研究发现, 品牌名称的语义特征和语音特征(元音、辅音)都会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产生影响, 但少有研究考察叠音这种语音结构特征的作用。从婴儿图式的角度, 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 并检验其作用机制和边界。具体内容包括:(1)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品牌知觉(物理特征知觉、心理特征知觉)及其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检验内部语音特征和外部线索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与消费者知觉之间的调节作用。(3)检验产品类型特征和消费者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和消费者态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法关注于对当前数据集的准确估计, 容易导致模型的过拟合, 影响模型结论的可重复性。随着方法学领域的发展, 涌现出的新兴统计工具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局限, 从过度关注回归系数值的解释转向提升研究结果的预测能力也愈加成为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Lasso方法通过在模型估计中引入惩罚项的方式, 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模型概化能力,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处理过拟合和多重共线性问题, 有助于心理学理论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9.
People who feel comfortable defending their views—defensively confident—may also eventually change those views and corresponding behaviors.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surveys showed that defensive confidence predicted defection in the 2006 U.S. House elections, above and beyond the impact of various demographic and political variables. Moreover, defensive confidenc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ention to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affairs, but not attention to the news. Finally, males, more educated citizens, ethnic minorities, and older respondents had higher reported defensive confidence than did females, less educated citizens, European Americans, and younger respondents. Defensive confidence may be a crucial factor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主要的死亡心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分析,不同的死亡心理研究在研究传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以总结出死亡心理的核心内涵: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死亡焦虑产生死亡恐惧、自我保护、外在价值导向等外部防御反应;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死亡反省产生死亡接受、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内在价值导向等内在成长反应。作者以死亡心理的两类反应为框架,综述了近5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