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3,8(4):32-38
問題 普通心理学中談到的知觉的几个主要特性,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着中枢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在現存的知觉心理学諸学派中,有两个各走极端的学派,一个是格式塔学派,他們基本否定了經驗、学习在图形知觉中的作用。这可以哥德沙尔德(K.Gottschaldt)的早期工作为代表。另一极端是有意无意之間过分地強調主观因素的作用,把图形知觉  相似文献   
2.
叶絢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4,9(2):21-32
問題識記时若有两种或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活动,可能彼此助长,也可能相互干扰。这对于了解識記时神經中枢各部分的活动与相互影响可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视、听两种感觉通道在学习时最常应用,两种感觉通道可以同时或先后接受同一的刺激物,也可接受不同的刺激物。以往关于比較視、听材料識記效果的研究較多,結果指出,两种感觉材料的識記效果一般难分高低,主要决定于材料的性貭与被試的經驗等条件。  相似文献   
3.
曹平 《心理学报》1962,7(4):3-19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极易按言語指示对顏色显著不同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簡单分化)以及对顏色相近的灯光信号形成阳性运动反应和抑制性反应(精細分化)。在联合基于直观特征的、建立在同一水平上的这两个联系系統时,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能毫无困难地实現对它們的同时机能作用,并且这两个联系系統在同样程度上巩固地保持  相似文献   
4.
曹傳詠 《心理学报》1962,7(2):65-81
儿童智慧或心理的年龄阶段的划分表面看来是个具体問題,但实质上,却牵涉重大的实际問題和理论問題。 在实践方面,学制改革中的心理学問題,特別是与所謂“量力性原則”有关的一系列問題,是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有密切联系的。“不能理解儿童的心理,就談不上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只有符合儿童的发展規律,才能为儿童所接受”。(人民  相似文献   
5.
曹傅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5,10(1):3-11
問题 过去,在調查研究中我們曾获得印象,孰为儿童掌握生字有一个摸索过程,到一定时候量变引起了貭变,儿童仿佛“开窍”了,有了一套掌握生字的方法。最近,在研究速示条件下儿童辨认汉字的能力时,同样发現一、二年級之间可能有一个汉字辨孰能力的轉折点。我們初步的設想是:这个轉折点的产生不会单純由于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儿童分析概括汉字字形能力的增进。換句話說,儿童不再是一个个地孤  相似文献   
6.
問題 在前一个研究中我們观察到:初中学生在識記文言短文吋应用了单句識記、逐句迭加、定量分段、意义分段、明确要点、分段分层等种种方法。根据被試所用的方法,我們推论,她們的識記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式的,一种是綱要充实式的。在前次的研究中,被試只在識記后当时和一周后各默写短文一次,仅这两次默写的材料,难以揭露識記的过程。使被試由开始識記到对材料全部或大部熟記,多次默写,由默写的成績中分析識記的过程,是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2,7(3):61-70
本文作者从前做过一个关于图形記忆再认的实驗研究。給被試者呈現一个图形,过了一定时間間隔之后,給他呈現一系列的类似的图形,要被試者再认原来的图形或在呈現的系列中指出原来图形所在的范围。結果見到,随着时間間隔的增长,被試者把近似图形当作原来图形的越来越多,指定的原来图形所在的范围越来越大。作者认为这是泛化  相似文献   
8.
列宁称为“資产阶級剝削底最巧妙的殘酷手段”和“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的太罗制,关于它的主要著作的中譯本在1916年出版以后,資本主义国家的“应用心理学”、“工业心理学”陆續被介紹到我国来。这类介紹性的文章在1934—1936年的一段时間內数量最多。一部分心理学者抱着“工业救国”的心腸(这是民族資产阶級的立場)提倡“工业心理学”以为它对发展工业会有所帮助。另一部分人則有意識地企图用它为官僚資本剝削和  相似文献   
9.
問題 在我們前一个研究中曾表明:多数初一学生在識記四字短句吋,都能运用一定的識記方法,运用有效識記方法的学生比没有运用任何方法或只逐句識記的記忆效果为佳。四字短句和中学的普通語文教材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在語文課中識記課文应用什么方法,是現在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对初一学生識記課文时所用的方法作了初步調查,还由随堂听課、观察記录、个別談話、座談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輔导学生識記課文的方法及其对学生識  相似文献   
10.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5,10(2):37-42
在上一报告中,我們曾提出儿童精細辨认能力的发展問題。初步結果表明这种能力在二、五年級之間仍有較大的发展,并与儿童分析概括与辨认汉字字形能力的第二轉折点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我們进行了精細辨认能力的补充实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