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 1980年的事情 ,其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次派出他们的教授到伟大的理念论哲学的家乡———德国 ,这位教授就是王玖兴先生。王先生首先到美茵茨 ,以便了解康德研究的状况 ;然后再从美茵茨到慕尼黑。我与他约好 ,我在火车站接他 ,我手持一本红书在胸前 ,好让他能够认出我。我猜想 ,他会穿一身当时非常流行的蓝色制服。火车进站了 ,在众多的旅客中有一位中国先生向我走来 ,但他穿的却是一件欧洲式样的黑色大衣。他认出我来 ,并且笑着说 ,“你就像一个中共党员”。这样 ,我从一开始就对他抱有特别好感 ,我觉得 ,他对我…  相似文献   
2.
熟练维-汉双语者汉语语义的通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跨语言非掩蔽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通过变换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关系,研究了熟练维-汉双语者两种语言间的语义通达方式。结果发现,无论是维语作为启动刺激,还是汉语作为启动刺激,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无论是翻译关系,还是联想关系,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识别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种方向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熟练掌握维、汉两种语言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而言,两种语言无论在词汇表征上,还是在概念表征上都建立了很强的联系,两种语言间词汇通达的不对称性已接近消失,支持了Kroll等人提出的整合的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段平分任务,以无文字线索作为基线条件,考察文字线索的浏览方向、空间位置和移动光标对具有两种不同方向阅读经验的熟练双语者伪忽视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文字线索条件下,光标从左往右方向移动时被试的判断偏向于线段中点的右侧,而从右往左移动时,偏向于线段中点的左侧。在有文字线索条件下发现,文字线索的浏览方向和空间位置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检验显示文字线索的浏览方向和空间位置一致时伪忽视明显,不一致时伪忽视消失。结果表明,文字线索浏览方向、空间位置与移动光标能够影响伪忽视。伪忽视的存在和消失,不仅与眼球运动有关,还有与大脑两半球的激活水平有关。研究结果支持了视觉扫描假设和激活朝向假设。  相似文献   
4.
在动作事件的再认记忆中,被试操作后的记忆成绩优于单纯的词语记忆(SPT效应)。人们认为操作促进了回想加工,而熟悉性是否对SPT效应起作用仍然存在分歧。研究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考察了信息提取失败时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结果显示:(1)SPT和VT两种编码都引发了稳定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2)与VT编码相比,SPT编码引发更强的熟悉性加工,表现出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记忆优势。上述结果表明,即使无法正确提取细节信息,在SPT编码中被试凭借熟悉性辨认的能力仍然高于VT编码。该结果从信息提取失败的视角为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亚伯拉罕·林肯的家人、亲属、邻居、朋友及政治伙伴等不同人的回忆和口述,呈现出了林肯个人在生活中和政治生涯中对于宗教信仰所持的怀疑的态度和做法,勾勒出林肯作为一个非宗教信仰者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文化上的两朵奇葩。它们之间的冲突达到了何种程度?同时,它们之间的调和达到了何种程度?人们对它们分界的公认意味着什么呢?是要求它们彼此不互相信任呢,还是要求它们共有一个公平一致的空间?如何才能最好地解决使它们产生分歧的大量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什么样的不同途径?科学与宗教是否存在一些能够获得协调一致的意见呢?(这些一致的意见可以从他们广阔的哲学共通性上获得力量而又不破坏其根本的不同)。当然,科学与宗教产生分歧的很多问题主要涉及到被称之为有科学思想的怀疑论者和人文主义者。简单地说,有科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自尊的毕生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文章介绍了自尊的毕生发展研究在近三十年来的进展, 主要探讨了自尊的稳定性及其毕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文化、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 指出自尊毕生发展的研究将来应关注自尊的纵向研究和本土化研究, 并注意区分和探讨不同形式自尊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教授保罗·库尔茨(Paul·Kurtz)。这篇文章是库尔茨教授的代表作《禁果-人文主义的道德规范》 (Forbidden Fruit:The Ethics of Humanism,Prometheus Books,1988)一书的序言。该序言有三部分:认知善与恶;没有上帝的道德规范;耶稣、摩西、穆罕默德与苏格拉底。本刊将分三次连载,译文略有删节。库尔茨教授长期致力研究人文主义的伦理学。 1980年,他发起组建美国世俗人文主义委员会(Council for Secular Humanism,简称CSH)。该委员会的理事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新闻出版等各界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尔茨教授被选为该委员会主席,并兼任《自由探索》(Free Inquiry)的主编。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教授保罗·库尔茨(Paul·Kurtz)。这篇文章是库尔茨教授的代表作《禁果-人文主义的道德规范》(Forbidden Fruit:The Ethics of Humanism,Prometheus Books,1988)一书的序言。该序言包括三个部分:一、认知善与恶;二、没有上帝的道德规范; 三、耶稣、摩西、穆罕默德与苏格拉底。本期继续上期,刊出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跨越障碍 寻求共识 丁光训主教的生活与思想中一个更具吸引力又属于挑战性的方面是:无论在保守的和开明的,或是进步的教会信徒和神学家中都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引入深思。同样有趣而且重要的是:看看他们各自向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