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易》的形成出于占筮,古人以此来求知国之兴衰、人之穷通,具有一种“通古今之变”的思维倾向。所以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迷信,那蕴含其中的某种逻辑推演和理智分析的因素,被后来的易学及其哲学发展出一套《周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这些观点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变异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本文主要从《周易》的特有思维模式及其古奥的言词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并规约出两点:第一,《周易》所体现的历史演变方式;第二,《周易》史观中的历史动力。  相似文献   
2.
权方英  夏凌翔 《心理科学》2019,(6):1434-1440
敌意归因偏向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进行敌意归因的倾向,其被认为是导致攻击的主要认知因素,但还缺乏其与反应性、主动性攻击的纵向关系的考察,而且其影响反应性攻击的动力机制也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来分别回应这两个问题。研究1的纵向调查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只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而不能跨时间地预测主动性攻击。研究2对另一批大学生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报复动机可以中介敌意归因偏向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敌意归因偏向很可能主要是在反应性攻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主动性攻击的影响不大,报复动机则很可能是这种作用背后的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当代中国青少年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份的50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水平较高,其中男生在身体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女生,在道德、人格、学业、生活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中生在道德、人格、生活和社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物质、身体、学业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而高中生的学业和职业理想的水平低于初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活理想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理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可视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前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为源数据库,以“engineering ethic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所有数据进行下载后,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最新方法——可视化技术(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数据从期刊共引、作者共引、文献共引三个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绘制了工程技术伦理前沿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了工程伦理学发展演化的过程以及工程伦理学的现状,从而展示出科学与工程技术伦理领域的前沿问题。对于工程伦理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在国外已进入建制化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分析工程伦理学发展演化的过程及其前沿成果对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即药物-社会-心理治疗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虽效果显著,但其机制尚缺乏确切的实验依据.笔者从耗散结构理论来解读这种综合疗法,认为药物、社会及心理治疗均是通过增加机体的负熵,使肿瘤患者的内环境处于有序平衡状态而改善其病情.从耗散理论出发可以将肿瘤的综合疗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音乐情绪识别能力是利用音乐开展情绪调节的基本条件。传统的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具有独特韵味的中国民族音乐反映了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情绪调节和音乐治疗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是研究音乐情绪识别的有效音乐刺激。本研究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 通过人际反应指针问卷筛选出高、低共情组被试各36人参加脑电实验, 考察共情能力对中国民族音乐情绪识别的影响。脑电数据显示, 在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情绪内隐识别时, 将宫调和羽调音乐作为启动刺激, 诱发了中期的P2、N400以及晚期正成分LPC (Late Positive Component)。低共情组P2和N400成分的波幅大于高共情组, 高共情组LPC成分的波幅大于低共情组。本研究第一次从电生理层面考察了不同共情能力的个体在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情绪识别时的神经反应差异。高低共情组在中国民族音乐情绪识别不同阶段的注意投入可能影响了其对音乐刺激的感受, 进而影响音乐情绪识别。  相似文献   
7.
影像学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的关系与人才培养及成才取向密切相关,对这两项任务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影像学医师,即重临床而轻科研、重科研而轻临床,临床与科研并重,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合格影像学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和继时实验任务,探讨语言表征在颜色类别知觉中的作用.实验一刺激同时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但效应不受语言干扰影响.实验二刺激间隔呈现,被试表现出类别知觉效应,效应在语言干扰时消失.实验三采用继时任务,没有语言干扰,在刺激呈现间隔(SOA)小于300ms时效应不显著,大于等于300ms时效应显著.研究提示类别知觉效应的机制取决于任务要求和被试无意识的认知策略.在同时任务中效应来自知觉过程本身,在继时任务中效应来自语言编码.继时任务中效应量随SOA变化,说明语言表征由上至下地影响知觉加工,类别知觉是一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权方英  夏凌翔 《心理科学》2005,(6):1434-1440
敌意归因偏向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进行敌意归因的倾向,其被认为是导致攻击的主要认知因素,但还缺乏其与反应性、主动性攻击的纵向关系的考察,而且其影响反应性攻击的动力机制也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来分别回应这两个问题。研究1的纵向调查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只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而不能跨时间地预测主动性攻击。研究2对另一批大学生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报复动机可以中介敌意归因偏向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敌意归因偏向很可能主要是在反应性攻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主动性攻击的影响不大,报复动机则很可能是这种作用背后的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耗散理论解读肿瘤的发病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即药物-社会-心理治疗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虽效果显著,但其机制尚缺乏确切的实验依据。笔者从耗散结构理论来解读这种综合疗法,认为药物、社会及心理治疗均是通过增加机体的负熵,使肿瘤患者的内环境处于有序平衡状态而改善其病情。从耗散理论出发可以将肿瘤的综合疗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