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修订的情绪觉察水平量表(LEAS)对315名职前教师进行调查,并从中筛选出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被试各60人,分别完成情绪面孔Stroop任务(研究1)和情绪词Stroop任务(研究2)。(1)研究1的正确率上,中性面孔最高,愉快面孔次之,悲伤面孔最差;反应时上,悲伤面孔最长,愉快面孔次之,中性面孔最短;高分组仅在愉快和中性面孔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消极面孔的干扰效应高于积极面孔的干扰效应。(2)研究2的反应时上,消极词的反应时最长,显著长于中性和积极词;高分组仅在积极词和中性词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且高分组在积极词上的干扰效应高于低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与中性刺激相比,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均对情绪刺激产生了注意偏向,尤其是负性情绪刺激;与低情绪觉察能力组相比,高情绪觉察能力职前教师不仅对消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还对积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6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无法直接预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状态这一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双重作用,既能通过加强成就型自我同一性状态提高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增强弥散型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而削弱青少年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发病率高.病理特征为老年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AD的确诊有赖病理学,临床诊断极其耗时.由于尚无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常使AD患者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这成为制约有效防控AD的瓶颈问题.因此寻找高敏感性、特异性、无创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对AD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仅将目前较为广泛研究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分别对脑脊液、血液、尿液及唾液中的AD标志物作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曲蓉  李萍 《伦理学研究》2003,(6):106-110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他将善良意志提升到道德领域的至善地位,从而确定了道德的纯粹性。他还借助善良意志划分了善与恶的界限,指明了责任作为检验善恶的标准,将传统德性论的品质和功用主义的幸福都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由此,康德还将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做了区分,他强调伦理与道德各自明确自身的权责,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临床现象指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之间不一致性,通常是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形式.由于专业知识及临床思维的局限,不对称临床现象如未引起足够重视,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介绍不对称临床现象的几种类型,重点讨论辩证思维中需要考虑的疾病类型及基本诊断思维过程,以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往往出现在某个视觉情境里。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信息与语言信息加工模块并不是独立工作, 而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以视觉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为主线, 首先对视觉信息影响言语理解, 言语产生以及言语交流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 重点对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关于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计算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院600名大学生,通过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PASS学业拖延量表,及报告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考察了手机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并探讨了学业拖延在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中的中介作用,及经济状况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学业拖延是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的中介变量;(2)手机成瘾通过学业拖延对学习倦怠产生的间接影响受个体经济状况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发生时孰先孰后、进行中独立平行还是交互作用、效应上孰强孰弱,还存在较大争议.这些争议的本质涉及到人脑中情绪和认知这两大基本系统的关系认识问题.通过行为观察与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结合,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情绪启动、语义启动两种情境,并匹配可能影响这两种启动效应的因素,如信息强度、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信息关联程度等,然后系统性变化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SOA、实验任务等,并逐步加入被试的年龄、性别、学科专业、认知风格、情绪易感性等个体差异变量,可望直接而系统地澄清争议,深层次揭示情绪信息流与语义信息流的加工特点,并进而揭示人脑情绪系统与认知系统功能与机制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Peripheral Blood CD34-positive mononuclear cells,MN...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调脂药,现代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炎症细胞的黏附,调节凝血及纤溶系统,影响单核细胞表面的受体,维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防治脓毒症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