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迎芳  董月晴  陈荃 《心理学报》2021,53(5):469-480
Swallow和Jiang (2010)最早发现, 编码时的目标探测会促进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在随后记忆测验中的表现, 并将这一现象称为注意促进效应(Attentional Boost Effect, ABE)。随后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并不会出现在概念内隐测验中, 由此提出目标探测主要促进的是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 而非语义加工。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 操纵了对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类型(知觉加工或概念加工)。结果发现, 当与目标探测同时进行的是对背景信息的概念加工任务, 则ABE会出现在随后的概念内隐测验中。反之, 当对背景信息进行的是知觉加工任务时, 则ABE会出现在随后的知觉内隐测验而不是概念内隐测验中。这些结果表明, 目标探测既可能促进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 也可能促进背景信息的语义加工, 但只有在目标探测下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与随后内隐测验中所依赖的提取加工具有一致性, 才会产生ABE。  相似文献   
2.
邓昕才  何山  吕萍  周星  叶一娇  孟洪林  孔雨柔 《心理学报》2021,53(10):1146-1160
以往研究证实了职场排斥会对员工组织内诸多方面产生危害, 然而关于职场排斥向组织外部特别是家庭领域的溢出效应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探讨职场排斥对员工家庭贬损和家庭满意度的溢出效应和具体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家庭贬损有显著正向作用, 对家庭满意度有显著负向作用; (2)工作压力中介了职场排斥与家庭贬损和家庭满意度的关系; (3)员工归属需求调节了职场排斥对工作压力的影响, 同时调节了工作压力在职场排斥与家庭贬损、家庭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4)员工工作家庭区隔偏好调节了工作压力对家庭贬损和家庭满意度的作用, 并且调节了职场排斥通过工作压力对家庭贬损和家庭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探讨箱庭治疗对抽动症儿童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对一名抽动症儿童进行15次箱庭治疗,综合使用作品分析、访谈法和问卷法对治疗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个案的变化经过问题呈现、转变和自性三个阶段,箱庭治疗所提供的自由受保护的空间、矫正性的情绪体验以及良好的咨访关系等能够帮助个案减少抽动症状,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易》是有密切关系的,抛开《史记》和帛书的记载不言,仅就《论语》中两条最直接的材料来看确实如此。"加我数年……"当为孔子五十之前所说。五十之前,孔子也曾学《易》,而孔子认为知天命之年尤需学《易》。"不占而已"表明孔子解《易》以德,判定吉凶不需要占筮,而是取决于人的德性。孔子以"生生之德性"解《易》,以"道德必然性"解"天命",通过揭去《周易》的神秘外衣,发掘并发展其天人之学,将隐微难言的性与天道托诸于显著的人道德性,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德性学说。  相似文献   
5.
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考察《周易》价值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全面考察了《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周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对于当时复杂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特别关注与初步思考;《周易》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原则,反映着趋利避害和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周易》的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最初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而《周易》所提供的始源性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根源性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易学史的演变与发展则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周易》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当今人类把握现实与面向未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问卷调查法考查了中文儿童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构模型分析发现阅读听写能力影响书面语意义理解和书写技能,而书面语意义理解和书写技能对书面表达有显著影响.家庭阅读背景影响儿童的口语能力和阅读听写能力,口语能力影响意义理解和阅读听写能力,基本知觉加工影响口语能力和阅读听写,动作技能影响书写技能.上述结果表明中文字词识别、书写技能和意义理解水平都影响书面表达,即段落产生能力.而口语能力、家庭阅读背景、基本知觉加工和动作技能分别对读写能力的不同侧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还分析了模型的年龄和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国外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罗夏测验测量攻击有助于了解个体的攻击性冲动 ,也有助于外显攻击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近十年国外文献中有关研究者主要有Holt、Exner、Gacono和Meloy。综述结果表明 ,他们提出的大多数攻击变量都有明确的定义 ,其实证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支持。但也可以看到 ,目前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 )变量的定义有重复、内容有交叉 ;(2 )变量的分类标准不唯一 ;(3 )某些变量的使用和操作欠方便。因而 ,这些变量的定义、分类和使用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8.
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儒学对话,是文化思想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儒学的深层对话,实质上是哲学层面的对话.普及性的对话也是重要的,但是,首先需要探讨并提出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儒学的交流与发展.譬如,通过仁学的深层对话,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殊途而同归"的道理,更能增强信心,建立和谐的世界秩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案例综合分析了“武攻式医闹”、“文攻式医闹”和“文武式医闹”的各自特征以及“多元化地发展”和“边打击边反弹”的总体特征,提出医闹成因分析需要对其滋生背景和盛行原因区分思考,在对其严重危害、滋生背景和盛行原因分别剖析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了根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学勤先生所著《周易溯源》,是以"二重证据法"研究《周易》的典范。《周易溯源》主要对《周易》经传的年代、筮法、帛书《周易》经传以及《易纬》进行讨论,相关结论和方法不但推动了《周易》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