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consumers across the globe have become heavily reliant on e-commerce to purchase almost everything, from essential goods to hedonic goods. The prevalence of online shopping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onsumption process and, by meeting consumers' needs, likely affects their long-term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Using individual-level data from the 2018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online shopping enhances the long-term SWB of consumers by increasing their proportion of hedonic consumption. Consumer income can moderate the effect of online shopping on the long-term SWB of consumers, such that high consumer income can weaken this effect.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online shopping on long-term SWB is stronger for rural consumers than for urban consumers. The authors clos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s findings for academics an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包括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两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政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制定的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专项政策体系。其直接的理论支点是无产阶级的宗教人权观,其基本内容包括彻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坚持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既反对用行政手段取缔和限制宗教信仰自由的极左路线.又反对放弃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右倾机会主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政策.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问题的科学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这些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辅以相应的心理认知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经过心理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低,并对其周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良好的诱导和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are crucial in shaping an individual’s behavior and real‐life decisions toward being creative.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d and examin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how two kinds of implicit theories—the growth mindset of the creative self and the stereotype of creative others—are associated with creative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creativity motivation. Participants were 606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an education major in two universities in China. Overall,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students held a positive image toward a creative student, regarding him or her as highly competent, warm, and popular.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 creative other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growth mindset of creativity. Moreover, results verified both the mediating role of creativity motivation on growth mindset,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positive stereotyping of the creative other on students’ creative achievement. These findings point to promising creativity motiv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a malleable view of creativity and of creative role models, that may, in turn, promote creative achievement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do, learn, and accomplish new things.  相似文献   
5.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 We aimed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on temporal dynamics of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by applying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6.
韵律边界加工与言语理解紧密相关, 最近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焦点。韵律系统包含若干由小到大的韵律单位, 不同单位的韵律成分其边界强度不同, 表现在音高、延宕和停顿三个声学线索上的参数也不同。句子的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话人运用声学线索感知权重策略对韵律边界的声学线索进行加工。从神经层面上来看, 对于韵律边界的加工, 大脑显示出独立且特异性的神经机制。韵律边界的加工能力在婴儿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到了老年阶段则逐渐退化, 而且似乎能够对二语迁移。未来, 需要扩大对韵律边界声学表现的考查范围, 进一步明确韵律边界的加工过程, 进一步厘清韵律边界加工和句法加工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关注二语者韵律边界加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殷融  赵嘉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7):1264-1278
语法是人类交流系统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行为比较研究表明, 除人类外的其他灵长目动物也能理解并掌握抽象的顺序排序规则; 神经生物学比较研究表明, 支持排序处理的神经机制来自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共同具有的脑区。因此语法所依赖的序列学习能力在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间具有进化连续性。词汇限制假说、事件感知假说与自我驯化假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语法的进化起源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探讨人工语法任务中所发现的脑神经机制是否是层级结构加工的通用处理器, 并进一步澄清语义加工与语法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慈悲冥想是一类旨在培养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善意与同情的冥想练习方法, 主要包括慈心禅和怜悯禅修。诸多研究表明, 慈悲冥想可以促进练习者的利他行为。就影响机制而言, 慈悲冥想可能是通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反应, 促进情绪的有效调控和提高亲社会动机来影响练习者的利他行为。未来的研究需选择更具生态效度的利他行为测量方法, 深入挖掘慈悲冥想影响利他行为的动态神经加工过程, 并尝试将慈悲冥想应用于临床群体。  相似文献   
9.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28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变迁中的老年人居住地情感认同、领悟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的关系。研究使用居住地情感认同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控制感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每次间隔6个月,共3次的纵向追踪设计。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可以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控制感,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在居住地情感认同和控制感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老年居民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对控制感的影响机制,也对提升城市老年居民的控制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