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这些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辅以相应的心理认知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经过心理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低,并对其周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良好的诱导和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Studia Logica -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endow semi De Morgan logic and a family of its axiomatic extensions with proper multi-type display calculi which are sound, complete, conservative, and...  相似文献   
3.
韵律边界加工与言语理解紧密相关, 最近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焦点。韵律系统包含若干由小到大的韵律单位, 不同单位的韵律成分其边界强度不同, 表现在音高、延宕和停顿三个声学线索上的参数也不同。句子的听力理解过程中, 听话人运用声学线索感知权重策略对韵律边界的声学线索进行加工。从神经层面上来看, 对于韵律边界的加工, 大脑显示出独立且特异性的神经机制。韵律边界的加工能力在婴儿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到了老年阶段则逐渐退化, 而且似乎能够对二语迁移。未来, 需要扩大对韵律边界声学表现的考查范围, 进一步明确韵律边界的加工过程, 进一步厘清韵律边界加工和句法加工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关注二语者韵律边界加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慈悲冥想是一类旨在培养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善意与同情的冥想练习方法, 主要包括慈心禅和怜悯禅修。诸多研究表明, 慈悲冥想可以促进练习者的利他行为。就影响机制而言, 慈悲冥想可能是通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反应, 促进情绪的有效调控和提高亲社会动机来影响练习者的利他行为。未来的研究需选择更具生态效度的利他行为测量方法, 深入挖掘慈悲冥想影响利他行为的动态神经加工过程, 并尝试将慈悲冥想应用于临床群体。  相似文献   
5.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28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变迁中的老年人居住地情感认同、领悟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的关系。研究使用居住地情感认同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控制感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每次间隔6个月,共3次的纵向追踪设计。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可以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控制感,老年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在居住地情感认同和控制感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老年居民的居住地情感认同对控制感的影响机制,也对提升城市老年居民的控制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慧  陈飞  刘雷  冯廷勇 《心理学探新》2012,32(2):139-145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简单赌博任务,操纵结果预期的效价(输或赢)与风险(高风险与低风险),考察了个体对结果预期阶段的效价和风险评估的脑内时程动态加工过程。脑电结果发现:(1)在N2成分上,结果预期的效价主效应显著,预期输比预期赢能够引起更大的N2波幅;结果预期的风险主效应不显著。(2)在N500成分上,效价与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预期输的条件下,肯定会输的N500波幅显著大于可能会输;而在预期赢的条件下,肯定会赢与可能会赢之间的N500波幅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不确定决策过程中的结果预期阶段,个体可能先对结果预期的效价进行加工,然后再对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69名5岁幼儿为被试,通过创设猜测物体的问题情境,以考察幼儿提问对其解决猜测物体的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1)面对问题情境,幼儿运用提问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提问直接猜测的正确率.(2)幼儿运用两阶段整体策略和逐一排除策略提问来帮助其问题解决的效果好于直接猜测的效果.(3)幼儿提出混合类问题和外在感知类问题来帮助其解决猜测物体问题的效果好于提出内在属性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Formerly, researchers often treated adult attachment as a trait‐like construct with consistency across relationship context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ople possess multiple relationship‐specific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inter‐correlations among them are only in a small‐to‐medium ran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test whether these variable‐centred results could be replicated in China and further supplement them with a person‐centred analysis focusing on identifying prototypical patterns of multiple working models across relationships. We administrated measurements of general and four relationship‐specific (mother/father/best friend/romantic partner) working models and 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upon 302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from variable‐centr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cross‐relationship variability in working models. Furthermore, global 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were better predicted by general models, while relationship‐specific indicators were better predicted by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pecific models. These results largely replicate previous Western studies, supporting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China. In person‐centred analysis,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identified four typical classes of working model profiles: all‐average, all‐secure, romantic‐insecure and peer‐secure. These classes differed not only in the cross‐relationship variability of their working models, but also in their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se interesting patterns may hav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