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压力下“Choking”(Choking under pressure)是指在压力下,一种习惯的作业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最近研究发现,工作记忆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压力下“Choking”,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记忆高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依赖于工作记忆系统,支持了干扰说。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着实验材料过于单一、大多采用行为实验而很少采用现代神经科学技术进行研究等问题,这可能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净土的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是与人们对它的信与不信相联系的。因为人们以信乐为基,而行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感受到净土的存在。否则,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更没有修行过,人们当然就领略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因为,即使它存在,那也只是诸佛的存在,同人们自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人们自己的净土。  相似文献   
3.
心算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策略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心算是当前心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关心算活动中问题大小效应、距离效应、奇偶效应等的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心算活动中不同的策略选择, 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心算加工特点的了解。未来研究在注重具体问题解决的同时, 还应注重实验设计的严密性、研究的深入性与综合性相兼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算活动中混合策略选择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问题大小、距离、奇偶及答案正误对心算策略选择的影响。采用先答案后算式的呈现方式, 记录了15名被试的64导ERP。研究发现, 在小问题中, 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比, 诱发了算术不一致N400, 距离和奇偶因素影响其波峰及潜伏期。在大问题中, 距离和奇偶因素影响晚期正波, 近距离奇偶一致情境诱发了波幅较小的晚期正慢波。表明在混合情境, 距离比奇偶信息优先得到加工; 在小问题心算中距离和奇偶信息影响答案提取, 而在大问题心算中, 对于依靠距离信息较难直接判断的小距离问题, 在进一步的加工中会借助奇偶信息判断是否采用精确计算策略。  相似文献   
5.
三字字谜顿悟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一项ERP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 采用猜谜任务范式, 从字谜问题解决中谜底“催化”所诱发顿悟的时间进程和半球差异两方面来探讨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在320~550ms内, “有顿悟”和“不理解”较“无顿悟”的ERP波形均有一个更大的负向偏移。在“有顿悟-无顿悟”和“不理解-无顿悟”差异波中, 该负成分的潜伏期约为380ms, 差异波的脑电峰值锁定在Cz点。半球主效应不显著, 但反应与半球交互效应显著, 其中“有顿悟”差异波的右半球平均波幅显著高于左半球和矢中部。结果表明:N380可能反映了顿悟中舍弃强外显意义而选择弱内在隐喻意义的认知抉择过程, 且右半球在“顿悟”中表现出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6.
概率表达着世界的可能性。近年来研究发现, 人们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更核心的水平上表征低概率事件, 而倾向于在更具体和更次要的水平上表征高概率事件。相应的, 高水平表征事物会导致人们的概率估计偏低, 而低水平表征事物会导致概率估计偏高。此外, 习得的刺激间联系也会影响人们的概率估计。未来研究应注意探讨概率影响事物表征的内在原因、概率估计的动态性与多重概率估计、以及其更深层次的内部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