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5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平 《学海》2007,(2):107-113
清朝末年,随着报刊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流转,报人对报刊的社会角色和功用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始曰“耳目”、“喉舌”,继之言“第四种族”与“舆论之母”,再则称“政监”与“向导”,愈转愈进,愈转愈激。由于立意于作为“政监”和“向导”,报刊特重“主观”之“言论”,遂由“代言”而逐渐转向“灌输”,甚至直接“制造舆论”。因此,尽管报人与报刊仍以代表“公意”、“公益”而自期,但主观之“言论”究竟在多大程度表达了“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而于“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贡献,不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2.
Recently, cross-cultural facial-expression recognition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nd a standardised facial-expression material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help researchers compare and demonstrate the results of other studies. We developed a facial-expression database of Chinese Han, Hui and Tibetan ethnicities. In this study, six basic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and one neutral expression) were collected from 200 Han, 220 Hui and 210 Tibetan participants who lived in these regions. Four experts on each ethnicity evaluated the facial-expression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s, and only those achieving inter-rater agreement were retained. Subsequently, 240 raters evaluated these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seven emotions and rated the intensity of the expressions. Consequently, 2980 images were included in the database, including 930 images of Han individuals, 962 images of Hui individuals and 1088 images of Tibetan individuals. In conclusion, the facial-expression database of Chinese Han, Hui and Tibetan people was representative and reliable with a recognition rate of over 60%, making it well-suited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emotions.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化景观观赏性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取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绿地绿化景观样本,编制测评量表对其观赏性进行评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鉴别该量表的测评维度并基于理论推断和经验归纳确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美感、正性情绪、色彩知觉、形态知觉、负性感受.12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对景观样本的评价结果表明.高观赏性组的景观与低观赏性组的景观相比,前者的整体美感、正性情绪、形态知觉、色彩知觉维度评价指标及其所含测项的评分均高于后者,彼此差异达到极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水平,而负性感受维度评价指标评分则是后者极显著地高于前者,而且其测项评分也显著高于前者.本研究编制的量表能够对城市绿化景观观赏性进行有效测评.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两种方法,对148名农村青少年基督徒的宗教信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青少年基督徒的宗教信仰出现了分化,一部分青少年脱离了宗教信仰,另一部分青少年则依然保持着宗教信仰;农村青少年基督徒宗教卷入程度较低,个体私人性的宗教卷入行为相对较多,群体公共性宗教卷入行为较少;农村青少年基督徒的宗教态度趋于理性化。因此,世俗化会带来信仰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辉 《心理学报》1988,21(1):72-78
新开拓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心理学史已经宣告建立。它填补了世界心理学史的一项重大空白,为国内外心理学界所瞩目。它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划清了一些基本的界限;基本范畴与术语的研究更加深入,整理出了一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体系;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更有说服力地确立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建立和发展了国际学术联系,扩大了中国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塞辅音和声调知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的两个实验以合成的汉语普通话CV音节作刺激,研究了塞辅音与声调之间在知觉上的相互作用问题。主要结果是:(1)塞辅音的发音方式影响声调的知觉,不送气音使听者在辨别声调时倾向于基频曲线起点高的声调反应;(2)音节的声调也影响对塞音发音方式的判断,在一、四声音节里,听者倾向于将塞辅音听成不送气音,在二、三声音节里,听成送气音。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健将级运动员的智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31名(其中男17名,女14名)年龄在19—29岁的健将级运动员,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手球、棒球、技巧、射箭、跳高、撑杆跳高、跳远、标枪、中长跑、短跑和十项全能等。为了揭示他们的智商(IQ)和智力结构,我们运用了我国修订的韦克斯勒成人量表对他们逐个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表明:(1)所测健将级运动页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的平均值都在105—110之间,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2)智商值达到120以上的运动员,他们的技能水平也相应地较高,特别是十项全能、技巧和篮球运动员;(3)健将级运动员的智力结构是全面和完好的。  相似文献   
9.
Several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P. Brown and Levinson's (1987) politeness theory were tested with S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Korea. Ss imagined themselves in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were to make a request. They then indicated exactly what they would say in each situation and what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request size, the hearer's power, and the closenes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arer were. Consistent with P. Brown and Levinson's theory, power, distance, and siz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politeness. Significant predictor variable interactions suggested that an additive model is not appropriate. Finally, there was evidence of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weighting of these predictor variables. These differences can partially account for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相似文献   
10.
词切分的韵律学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芳 《心理学报》1992,25(4):59-65
本文是关于汉语普通话词切分的一个实验报告。用无意文重复句和合成句作语音材料,探讨音节时长分布、基频曲线、音节强度以及共振峰等韵律学线索在词切分中的作用。得到的主要结果是,在排除语义和音段层面信息的条件下,听者能够根据句子的韵律学特征进行句子结构的判断和词的切分;在对切分有效的韵律学线索中,最重要的是音节的时长分布模式,其次是基频曲线,音节的强度和共振峰变化对切分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