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身得失对朋友博弈结果评价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经典的金钱博弈任务, 以FRN和P300为反应指标, 探讨了自身获益或损失对朋友结果评价分别会产生何种影响, 以及这种影响模式是如何受到个体自我建构方式调节的。结果发现, 在自身获益条件下, 观看朋友损益之间的FRN和P300差异不再存在; 在自身损失条件下, 虽然观看朋友输赢之间的P300差异消失了, 但FRN差异依然显著。不仅如此, 无论自身得失, 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在观看朋友损益上的FRN差异均不再显著, 但在自身获益后看到朋友损失能激发更强的P300波幅。本研究结果表明:(1) 对朋友的结果评价模式并非固定不变, 而是会随个体自身所处得失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2) 相对于互依型自我建构启动组, 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在面对朋友的得失时表现得更为冷漠并更具竞争性。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 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近些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之所以可以为了坚守保护性价值观, 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行为(如对抗利益诱惑甚至放弃生命), 一方面在于保护性价值观是以一种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方式进行表征和建构的, 这使得人们较少进行利弊权衡; 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性价值观与自我和道德认同过程紧密相关, 使得其被主观赋予了最高价值。未来研究中, 可以在借鉴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范式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探讨, 关注其文化差异问题, 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干预和正确引导的应用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05-2118
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它能有效提高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但研究者多采用相对静态的研究范式, 而忽视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新员工和工作变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期为培养和激发员工持续性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姚琦  吴章建  张常清  符国群 《心理学报》2020,52(12):1421-1435
基于高成本价值信号理论, 本文探究了权力感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5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权力感促使个体更愿意从事炫耀性亲社会行为, 高(vs. 低)权力感个体更倾向购买炫耀性亲社会产品, 更愿意进行炫耀性捐赠且捐赠金额较高, 也更愿意参与炫耀性善行, 其机制在于高权力感者具有较高的自我矫饰动机。本文对理解权力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丰富权力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文献有理论贡献, 对有效引导高权力感者从事亲社会行为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定向网络是注意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视觉定向与视觉搜索两大任务。对于这两大注意任务, 正常个体在神经机制上存在较大的重叠, 然而, 孤独症个体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证据。研究者从非社会信息的注意视角发现, 一般而言, 在视觉定向上, 孤独症个体注意转移不存在缺陷, 而注意脱离存在困难, 但该结论仍有争议; 在视觉搜索上, 孤独症个体存在视觉搜索优势, 但该优势发生的阶段及原因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孤独症个体在视觉定向任务中左右视野的不对称性、视觉搜索优势的内在机制及两大注意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 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 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 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 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 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 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加工视角探究个体对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过程, 通过医疗信息来源、医疗信息内容与呈现形式和信息加工主体三个方面归纳其影响因素, 并基于经验-分析式加工理论和字面-要义加工理论探讨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认知机制。今后研究可更注重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通用研究与特殊主题研究的平衡、风险感知测量工具的规范性与特异性的结合, 并立足于中国医疗体系建立具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采用2(性别: 男性, 女性)×3(社会距离: 自我决策, 替朋友决策, 替他人决策)×5(提议类型: 1/9, 2/8, 3/7, 4/6, 5/5)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操作反应者的不同社会距离,考察资产分配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于自我决策和替朋友决策,女性被试替他人决策时更愿意接受提议1/9,2/8和3/7,而提议4/6和5/5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影响;男性被试中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不平等提议的反应时随社会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平等提议的反应时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3)替他人决策时女性的接受阈限显著低于男性,而自我决策及替朋友决策时接受阈限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视觉空间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维持和操作的组间差异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记录了高、低WM组完成延迟再认(维持)任务和心理旋转(操作)任务时的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数据。结果发现,在操作任务中,高WM组比低WM组的反应时显著更短;高WM组的中前额叶慢波显著更正、双侧后顶区慢波显著更负,并且两者的波幅显著负相关。在维持任务中,两组被试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高WM组的中前额叶慢波显著更正。结果表明,高WM组的执行注意能力可能更强,能通过有效调节和分配加工资源来表征视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