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博三《周易·夬卦》中的“丧”并非误字,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与此相应的“牵”实为“桑”字,当读为“丧”,而今本中的“牵”可能系“桑”之形讹。  相似文献   
2.
龙叔修  方至 《心理学报》1960,5(2):49-54
我們关于青年人純音听觉阈限的測定工作的第二部分,卽現在所要报导的部分,是根据耳机在被試外耳听道中所产生的声压和耳机輸入电压之間的关系(这个关系称为人耳校准的耳机灵敏度)的測定,和工作的第一部分中原有的数据,包括各频率測試起点的耳机輸入电压,和达到听阈时的衰減数字等,計算出各频率上的听阈。  相似文献   
3.
4.
大学生身体自尊是如何随年代变化的呢?研究对2004年至2016年107篇使用身体自尊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研究,涉及大学生30738名。结果显示:(1)我国大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年代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2)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3)男生在身体自尊各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0.2~0.3个标准差,显示出了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水平上的性别差异;(4)从大学生整个群体来看,经济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显著相关,而从不同性别群体来看,经济因素与人口压力对于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物质成瘾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现象, 但是当前基于生物还原论的解释对物质成瘾现象整体性的理解和康复研究造成了阻碍。网络理论聚焦于心理障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反馈环路, 从整体视角为研究物质成瘾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将网络理论应用于物质成瘾的研究中将有利于:(1)理解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2)理解症状网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3)将多层次和多水平因素整合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从网络理论视角来理解物质成瘾, 也将对未来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目前, 网络理论仍处于言语模型阶段, 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出更具体、可验证的统计模型, 以完善对于物质成瘾机制的了解, 更加有效地推进物质成瘾的治疗与恢复。  相似文献   
6.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愤怒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武汉市7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同伴拒绝、网络欺负、愤怒和感知匿名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后,同伴拒绝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2)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对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研究结果支持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对于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统计学习是指个体在连续刺激流中发现转移概率等统计规律的过程, 在Saffran等(1996)的经典婴儿语音切分研究中首次被提出。大量研究证实了统计学习的普遍存在, 近期学界开始关注统计学习的特异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尤其是从学习过程及其特异性两个方面阐述统计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揭示其和语言的交互作用。未来应从脑和行为的多模态数据视角, 丰富统计学习结果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考察不同类型统计学习过程的动态神经活动模式, 建立统计学习行为和脑的关联, 深化对统计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认识, 在统计学习与语言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成人二语学习切入结合音乐统计学习训练探讨促进语言学习的统计学习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8.
段蕾  莫书亮  范翠英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12,44(12):1607-1617
考察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在道德判断中利用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并验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以道德判断中“行为坏的”程度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作为判断问题类型,共有10~11岁和13~15岁的青少年儿童及大学生各120名,完成道德判断测试任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道德判断问题类型下,事件中他人愿望和信念、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支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10~11岁儿童和13~15岁青少年在判断行为坏的程度时,利用心理状态信息和因果关系信息与成人类似.在判断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时,10~11岁儿童更注重行为结果,并且不能综合应用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的因果关系信息.13~15岁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与成人的情况类似,但在进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判断时,还不能融合信念与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研究结果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提供了支持,而且表明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利用心理状态和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存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众与个人的审美品位分别代表了审美活动在个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大众品位和个人品位相结合的新趋势正在挑战传统的“普遍性”审美法则, 并日益凸显审美反应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因素可以调节大众和个人审美品位的相对比例, 包括刺激类型、专业性、文化背景、先前经验和年龄等。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神经机制中, 奖赏系统和默认模式网络扮演重要角色。目前, 审美品位与审美加工模型的理论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和验证。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拓展审美对象领域、完善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与不同审美加工阶段的对应关系等方向上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0.
探索手术治疗单一局部复发或唯一远处转移病灶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收集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64例局部复发或术后远处转移乳腺癌患者,其中28例为单发病灶病例。根据是否采取了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将其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分析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乳腺癌有无临床意义。结果28例都采取了含化疗的综合治疗,8例局部单发病灶与9例远处单一脏器转移病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组的局部缓解率与控制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均为100%。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S)比较,手术组明显长于非手术组;但在单一远处脏器转移手术组中0S没有优势。2年生存率方面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后单一局部复发病灶或唯一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取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带来明显的PFS优势,若有手术机会和条件成熟,手术仍是不应放弃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