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动母性行为是雌性哺乳动物在哺乳期内有效照料幼崽的一种动机行为, 对幼崽的生存和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证据显示, 啮齿动物的主动母性行为会经历从产后早期的发动和维持到晚期衰退的动态改变, 反映了雌鼠对幼崽奖赏价值阶段性变化的适应;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分娩激素事件开启下丘脑内侧视前区(MPOA)-中脑腹侧被盖(VTA)-伏隔核(NA)-腹侧苍白球(VP)通路, 还需要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LA)和内侧前额皮层(MPFC)等脑区对上述通路进行实时调节。哺乳期主动母性行为动态改变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可以加深对行为进化和早期发展的认识, 也对人类母亲产后抑郁等临床问题的干预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CPP)任务的行为学证据分析幼崽奖赏价值与主动母性行为动态改变的关系; 然后系统阐述调控这一动态改变的神经机制; 最后对未来需要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或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齐星亮  蔡厚德 《心理科学》2019,(5):1127-1133
文字阅读学习如何塑造了人脑?这是当今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课题。研究表明,文字阅读学习不仅会增强早期视觉加工能力和重构腹侧视觉通路,还改变了口语脑网络的加工方式和词素-音素转换脑网络的结构。文字阅读学习通过在视觉皮层与口语系统之间创建一个高效自动运作的平台,改变人脑的功能与结构组织。今后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究视觉词形区(VWFA)的功能特异性及其与语音和语义加工的动态交互作用、汉字阅读学习的大脑可塑性机制和文字识别与面孔加工的竞争性发育机制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齐星亮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55-1865
镜像等效或守恒是动物与人类个体对两侧对称自然物体的一种进化自适应加工。但是, 这种知觉特性会妨碍包含镜像字符的文字阅读学习。阅读者有必要学会利用镜像泛化抑制的“去学习”机制, 打破镜像等效或守恒, 以获得识别镜像字符的能力。这一过程中, 左侧梭状回皮层通过与早期视觉皮层、顶叶皮层和口语脑网络的交互作用, 逐渐发展出一个可以识别镜像字符的视觉词形区(visual word form area, VWFA)。今后的研究需要关注两半球及其连合纤维在镜像等效或守恒加工中的作用、镜像泛化与抑制的详尽加工机制及其对镜像书写的影响、正常汉语儿童的汉字镜像泛化加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在护士群体中检验付出、回报和过度投入及其交互作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验证新三元付出-回报失衡模型。方法:采用问卷法测查了456名女护士的付出、回报、过度投入和工作倦怠。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付出、过度投入和付出-回报比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付出和付出-回报比负向影响职业效能,回报负向影响去个性化,正向影响职业效能。付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过度投入,回报的影响最小。过度投入能调节付出-回报比对情绪耗竭、职业效能的影响。结论:新三元付出-回报失衡模型适用于女护士群体。  相似文献   
6.
成人的大脑左侧VWFA对正字法信息更敏感,而右侧FFA优先处理面孔信息。然而,这种偏侧化互补模式的发展机制还亟待阐明。神经元再利用假设认为,在文字阅读学习过程中,文字识别会与面孔表征在左侧FG竞争神经加工资源,导致文字识别出现VWFA的左侧化,并推动了面孔识别FFA的右侧化。分布式半球组织的观点提出了神经计算加工三原则,试图系统阐释文字与面孔偏侧化竞争性发展的多层次双向动态加工机制。近期,FG的结构分区与功能特征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并据此构建了一个文字与面孔识别的多维度计算加工模型。因此,有必要基于神经元再利用假设和分布式半球组织的观点,并结合FG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和近期研究证据,以系统探讨文字与面孔识别的半球偏侧化互补模式竞争性发展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文字与面孔竞争加工的皮层空间位置和功能神经组织学基础、汉字与面孔竞争的加工机制、面孔识别的右侧化发展机制以及数字和音符阅读学习导致大脑可塑性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齐星亮  陈巍 《心理科学》2013,36(5):1261-1266
共情-系统化(Empathizing–Systemizing, E-S)理论是自闭症研究领域中的新兴理论,是对“心盲”理论的扩展。该理论认为自闭症个体的共情缺损,系统化无损甚至超常,并用这两个心理机制全面地解释了自闭症的社交障碍和沟通障碍两种社会性特征以及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和能力孤岛三种非社会性特征。文章概述了共情-系统化理论的形成过程、证据以及该理论与其它重要理论的关系,并就共情和系统化的关系、共情和系统化的生理基础以及共情-系统化理论对自闭症治疗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已有证据表明, 低频形声字的命名存在规则性效应, 高频字则没有表现。但是, 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实验材料可能均为声旁在右的字, 其结果也许仅能反映声旁在右字的加工规律。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声旁在左与在右两种左右型字和声旁在上与在下两种上下型字的规则性效应, 探讨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实验一仅考察了声旁在右的字, 结果重复了先前没有操控声旁位置研究中出现的低频字的规则性效应, 还发现高频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逆转; 实验二考察了声旁在左与在右的字, 发现声旁在右的低频字存在规则性效应, 而声旁在左的低频字则出现了规则性效应的逆转, 但声旁在右的高频字并不存在逆转; 实验三考察了声旁在上与在下的字, 发现声旁在下的低频字和声旁在上的高、低频字都出现了规则性效应, 而声旁在下的高频字则存在规则性效应的逆转。这些结果提示, 如果声旁在整字中处于易被激活的位置(右侧或下侧), 在低频字中会倾向于出现规则性效应, 在高频字中则可能出现逆转或缺乏规则性效应, 这也许会受到字频的制约; 在低频左右型字中声旁位置的改变也会导致命名规则性效应方向的转变, 但在低频上下型字中的表现要相对较弱。可以推测, 声旁位置是一种形声字的亚词汇成分的空间属性, 可以决定声旁语音激活的便利性; 整字字频则是一种词汇属性, 会通过调节整字的语音激活, 影响声旁语音作用于整字命名的亚词汇加工机制, 最终决定规则性效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