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 8日— 2 2日在青岛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 ,中国周易学会及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协办。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 2 0 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送交论文 1 40余篇。与会学者对易学研究及中国哲学研究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探讨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一 )易学研究易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和重建 从哪个角度切入理解易学及中国哲学 ,以便把握住其“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论蔡清《易经蒙引》对《周易本义》的注疏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对<周易本义>具有注硫性质的<易经蒙引>,其对于理解朱子的<本义>,到底有多大帮助?蔡清的理解与朱子<本义>原义是否贴切?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易经蒙引>是对朱子主要易注的宏观审视与抉择,其对<本义>与<程传>的承传与不同有清醒的分判与吸取,并融会宋元诸易家研究<本义>之释,择精存义,且以历史的、礼学的闸释具化对<本义>的疏解.<易经蒙引>是蔡清在对朱子易说进行深思热虑的基础上作出的,是研究朱子<本义>不可或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周山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全书共33万字。本书由内篇、外篇、释义三大部分组成。内篇以《易经》为研究对象,从"发生论"、"符号论"、"辞论"三方面展开,探讨卦爻画的产生过程、六十四卦推理系统基本推理规则和方法、卦爻辞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认为:阴阳爻画源于数字、经卦、复卦的演变与我国象形、会意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  相似文献   
4.
《周易虞氏消息》一书,是张惠言对孔子-商瞿-田王孙-孟喜-虞翻-系"易阴阳大义"发掘的代表性成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以"乾元"为源头和动力的阴阳流转的过程,即"乾元"的潜存、展开和回归.该书的价值,本文认为,在于启发我们看到虞翻易学的两层结构"取象释辞说"与"卦变消息说".不足之处在于,虞翻释《易》的重心是放在对"观象系辞"思路的逆向呈现上,由此以见"辞"与"象"的关联,"卦变消息"仅是实现这一探索的工具.而张氏为了阐述虞翻易学与孟喜易学的一脉相承,则以"卦变消息"为虞翻易学的精髓.两者的不同,反映出清人的汉易研究与汉易本身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及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主办 ,台湾正先书院、华梵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台北县社区教育发展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 ,于 2 0 0 3年 11月 6日— 12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台湾师范大学、华梵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峡两岸的 19所高等学府、38位青年易学论文发表者及 2 6位点评教师、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得到了各方的重视与支持。原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先生…  相似文献   
6.
默包含着言与不言两个方面,具有本体的意义.作为本体的"默",是在"言"的发用中显现的.当发用兼顾到"诚"与"时"两种因素时,本体自然就呈现了.但对还没有达到本体高度的人而言,在追求完善的过程中,比较稳妥的选择应当是"慎言",也就是从尽量不言做起.  相似文献   
7.
《周易注》,清代栖霞县古镇都村牟庭撰。此书来自于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山东省立图书馆钞本,载于《山东文献集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辑第二册。值得一提的是,据《山东文献集成·前言》所记,“全书初步计划搜集山东先贤著述一千种,主要收入流传未广而又价值较高的稿本、钞本、刻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孟、京“卦气”说渊源颇久,先秦《易》中已数见之.西汉孟、焦、京承古法“卦气”说并使之体系化.至东汉,郑、荀、虞《易》中,“卦气”说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汪显超著,黄山书社2002年6月出版,全书共31万字。此书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的扩展和修订。该书由绪论和八个章节组成。作者认为,春秋之前《易》只有筮占之学,春秋之后《易》才出现义理之谈论,而先秦筮占理论实际上在汉代已逐渐失传。作为先秦《易》学主体的筮占《易》学,有《连山》、《归藏》、《周易》三大体系,在内容上应包括形而上的《易》学原理和形而下的筮占运用。从筮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