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分析奥伦自理理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生存质量的预后影响。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和观察组(奥伦自理理论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MLHFQ量表、WHOQOL-100量表及Zung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与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MLHFQ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Zung量表评分与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奥伦自理理论有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与否,将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8例扩张性心肌病(DCM)安装三腔起搏器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21).并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以观察经循证支持后健康教育对DCM安装三腔起搏器后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于DCM安装三腔起搏器后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预后、促进临床疗效、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升生活质量、消除负面情绪.从而达到稳定病情、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成人依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怜悯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广东省某市小学2~5年级学生的父母。534对父母自我报告了各自的成人依恋、怜悯和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发现:(1)父母各自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显著负向预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质量(主体效应),但无法显著预测伴侣与孩子的关系质量(客体效应);(2)父母各自的怜悯在上述主体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3)母亲的怜悯在自身依恋回避对父子关系的客体效应中起到“遮掩效应”;(4)母亲的怜悯在自身依恋焦虑对父子关系的客体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从成对关系视角理解父母成人依恋如何影响亲子关系,实际干预中可以通过提高父母的怜悯能力来改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循证医学这一新的医疗模式反映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医学教育必须应这一趋势,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精神促进观念更新,推进医疗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赖晓璐  刘学兰  黎莉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2):2170-2179
自我扩张理论认为, 人们通过将他人的资源、观点和认同纳入自我来实现自我扩张, 增强完成目标的效能感。该理论作为动机领域的新热点, 研究多以亲密关系为背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 以自我扩张动机和将他人纳入自我为基点展开, 内容涉及择偶、关系质量、不忠、关系破裂和维持等方面。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考察不同亲密关系类型、关系与非关系中自我扩张的运作机制, 以及亲密关系双方自我扩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