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黎琳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05,28(6):1523-152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阐明了国际上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引起国内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等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12-20岁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黎琳 《心理科学》2007,30(3):555-557
以334名12~20岁个体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试前瞻记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在14~16岁发展最快;提高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负载,会使前瞻记忆成绩降低;前瞻记忆与当前任务的完成呈负相关。表明前瞻记忆是一种策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伟  黎琳 《心理科学》2007,30(3):555-557
以334名12~20岁个体为被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前瞻记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被试前瞻记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在14~16岁发展最快;提高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负载,会使前瞻记忆成绩降低;前瞻记忆与当前任务的完成呈负相关。表明前瞻记忆是一种策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4.
黎琳  王丽娟  刘伟 《心理科学》2012,35(3):569-573
对47名大学生被试依次进行自然情境中的人为任务、自然情境中的自然任务、实验室情境中的人为任务和实验室情境中的自然任务的测试。结果发现,相同任务情境中的不同性质的前瞻记忆具有一致性,特别是在自然情境中的一致性更为明显;相同任务性质但不同任务情境下的前瞻记忆没有一致性,实验室中的前瞻记忆与自然情境中的前瞻记忆不能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5.
黎琳  徐光兴  迟毓凯  王庭照 《心理科学》2007,30(5):1218-1220
西方社会比较对自我产生的效应的研究近期以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而本研究则探讨了在东方背景下社会比较对自我是否也产生相似的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自尊、比较方向(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因素调节下,比较类型(内隐和外显社会比较)对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尊、比较方向和比较类型对社交焦虑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通过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内隐社会比较与外显社会比较对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受自尊与比较方向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黎琳  刘伟  马亮  李冬青 《心理科学》2015,(3):625-629
在年龄—前瞻记忆悖论现象中,老年人在完成日常前瞻记忆任务时,其表现优于年轻人的现象尤其引人注意。研究者一方面探讨了动机水平、责任心、生活状态以及外部帮助与提示等与主体有关的因素等对这一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研究了任务本身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任务情境和任务性质的前瞻记忆年龄比较的结果,可以推断日常前瞻记忆年龄差异的来源在于任务的性质而非任务的情境。将来的研究可通过元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手段进一步确定日常前瞻记忆年龄差异的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