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湖北省哲学史学会、武汉荆楚书院、武汉大学哲学系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道家(道教)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于七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教学科研人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专著多部。日本知名学者蜂屋邦夫向大会奉献他的新著《中国道教之现状》。任继愈、张舜徽等著名老年学者向大会写了贺信、贺辞,深赞这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2.
简论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及其现实价值黄钊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养的文明古国,早被外人誉为“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我们的祖先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思考,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发扬光大。职业道德是随着社...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宗教的社会作用,常常囿于“左”的偏见,只看到它的消极面,而否定或忽略它的积极面。本文以宗教道德为视角,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宗教的道德观念也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例如,佛、道二教道德观念中所包含的奉献意识、行善意识、制欲意识、宽容意识,等等,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效应,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其值得重视的价值,只要我们善于提炼和引导,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我国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辉煌业绩。尤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批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竹简和帛书,其中主要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兵 书;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文子》和《论语》、《儒家者言》等竹简古籍;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和《经法》、《十六经》、《五行篇》、《战国纵横家书》、《五星占》等重要古文献;1993年冬,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太一生水》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  相似文献   
5.
黄钊 《中国哲学史》2003,(4):97-106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刊出了尹振环先生《也谈帛、简〈老子〉之研究》(以下简称“尹文”)一文。该文对拙文《关于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思考——回顾简帛〈老子〉研究有感》(见《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以下简称《思考》)和拙著《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以下简称《校注析》)提出了批评意见。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提出意见进行切磋,是正常现象,本人表示欢迎。只  相似文献   
6.
关于《黄老帛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稷下黄老道家的思想,到了战国后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代表作就是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六经》(注)、《称》、《道原》等,统称之为《黄老帛书》。《黄老帛书》是我们当今研究道家思想发展环节和探索汉初“黄老之治”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出土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限于史料不足,人们的研究多带推测性,因而见仁见智,看法各异。这里仅就它的书名、成书年代、作者及其学术思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富有道德教养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早被外人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思想遗产。在这批遗产中,尤以先秦儒家学派所创建的伦理思想体系最为完整。它不仅系统地探讨了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内容(含具体规范)以及道德的评估标准,而且也系统地论述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理论影响。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走向深入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发掘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遗产,合理地加以批判继承,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道家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无比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家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之关系如  相似文献   
10.
简论道家学术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养生理论的重大贡献黄钊道家学术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道法自然”的旷达玄思,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之光,推进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孕育成熟,对我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发明以及养生理论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