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插曲是阿提卡旧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喜剧诗人借歌队之口直抒胸臆的地方,也是观众和读者理解诗人政见和意图的场所。本文试图疏解《阿卡奈人》的插曲正文,以此探寻插曲对喜剧诗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一直是中西学界瞩目的焦点。他既是哲人,也是诗人;他既反诗,又引诗;既把诗人逐出美好城邦,又允许城邦容纳有德性的诗人。他的双重身份和对待诗人的矛盾态度使得“诗学问题”的讨论困难重重。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人物在进入中国的语境时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对他的接受和研究也几经沉浮,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国内的文艺工作一直受"意识形态决定论"影响,关于柏拉图的研究也跳不出"阶级定位"和"学说归结"的枷锁,而将其归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一派,这使得对其美学和诗学思想的解释也总难免片面。如何摆脱这种固有的研究模式,竭力与西方古典研究接轨,已成为新时期研究者的奋斗目标。王柯平先生对柏拉图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以往对其"评而不析"的层次。他立足于古希腊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相关词汇的语义分析,借助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二次反思的方法,将古典时代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古代生活的风格和习俗以及柏拉图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理论根源,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主观武断地妄下结论,有的只是有理有据的事实论证,从而达到了对《理想国》诗学思想进行了重新探讨和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