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总论《儒家·儒教·儒学》郝逸今《内蒙古大学 学报》1988年第1期《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许燕《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传统·儒家·伦理异化》萧范父《江汉论坛》1958年第4期《略论儒学之特质》朱伯昆《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说“儒”》马振铎《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什么是儒学》余敦康《文史知识》1988 年第6期 《孔子研究宜新辟蹊径》骆承烈《社会科学 战线》1988年第4期 《评价孔子之我见一一访山东社科院院长刘蔚华》 林路《社会科学报》1988年4月14日 1988年第6期《孔子儒学文化初探》何天鹏《求是学刊》 1988年第3期《论儒…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违规和违法事件中,旁观者对不同社会身份行为者的责任归咎是否具有一致性,研究要求被试对三组不同身份匹配条件下(官员/普通人、富人/普通人以及官员/富人)的违规和违法行为进行责任归咎,结果发现,无论是对违规行为,还是对违法行为,人们对具有官员身份的行为者的责任归咎最为严苛,对具有富人身份的行为者的责任归咎其次,而对既非官员也非富人的普通人的责任归咎则相对宽容,因而责任归咎中具有明显的身份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