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证候存在的逻辑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存在的就是客观的,包含了自然客观、思维客观和理性客观;把疾病现象和疾病本质划等号,在症状层面规范证候标准,抛弃中医辨证思维,就等于否定中医。物质不能等于客观,不能取代存在。证候属于理性客观,发生于中医学,是中医“阴阳神气”观念临床实在化(还原)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神气乎形器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在"神气"与"形器",即西医唯"形"在解剖组织中论功能,中医重"神"在阴阳神气中论形器.但我们长期把中西医区别定位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把中医局限在西医解剖结构框框里,在有形中"寻求中医的实质,从六经、命门、三焦到证本质,孜孜不倦,大有不在‘形器'中找到证明中医科学的证据誓不罢休之势."[1]但事与愿违,故不少人否定中医,提出用西医解剖结构之生理病理改造中医.  相似文献   
3.
循证求证辨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循证医学 (EBM )的兴起 ,证据成了关注热点。但何为证据 ?从一般意义讲 ,临床医学应具备 :(1)临床性 ,即不是来自实验室动物 ,“EBM强调证据必须来源于临床试验及对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1] 。 (2 )凭借性 ,即能够证明其患病的依据和临床医疗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理论、经验。具体到中西医学 ,证据的内涵和形成、运用迥然不同 ,有人却断言 :“有了西医作为技术支持 ,我们才能明确了解我们治的是什么病 ,才能进一步确定中医方药的准确疗效 ,才有利于总结中医学丰富的遗产。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 ,使我们能够逐步把握某种疾病的证候变化规律 ,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