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自1999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本研究对106篇1998至2015年间采用SCL-90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量表中9个因子的分数均值均与年代呈负相关,年代对各因子变异的解释在4%至16%之间;1998年到2015年这18年来,各因子均值平均下降范围(效果量d)在0.24至0.55个标准差之间,其中强迫、抑郁和精神病3个因子均值变化尤为明显。这表明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状况在缓慢提升。(2)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8年来提高更明显。(3)虽然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各因子历年变化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抑郁和精神病两方面改善略快。此外,普通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贫困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2.
任务切换是执行控制的一种重要功能。切换代价是量化执行控制持续时间的指标。并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是切换代价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执行控制的作用,仍然还存在争论.当前主要存在任务设置重构、任务设置惯性和联结竞争三种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证据,以及对任务切换加工机制的分析;其次阐明了对三种理论进行整合的相关研究;最后分析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会经历更多的生活压力,并有更少的应对资源,因此其健康状况面临更大的威胁。这些压力可能自胎儿期就存在,对健康产生累积性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低所带来的压力对生理的影响可以用适应负荷来衡量。适应负荷反映了压力状态下个体多个生理系统的综合变化,这些生理改变的累积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会产生长期的重要影响。适应负荷理论为理解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解释。同时,社会经济地位对适应负荷的影响受到环境压力、社会支持、个人特质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调节。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社会环境压力与适应负荷及健康后果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保护机制,为促进处境不利社会群体的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任务线索范式,考察了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实验1的准备时间为可预测,实验2的为不可预测,以考察准备时间的可预测性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被试执行重复任务、切到任务和切离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1)在准备时间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种条件下,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可预测条件中,重复和切到任务的反应时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切到代价无显著变化,切离任务的反应时不受准备时间的影响,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不可预测条件下,三种任务的反应时都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切到和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2)切离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显著高于切到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3)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切换代价的准备效应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在于普遍信任贯穿于所有的人际互动,人们为什么以及何时选择信任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结果尚无法清楚地阐述信任决策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为探究信任互动情境下大脑活动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及神经震荡过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了21名健康被试作为信任者完成单次性信任博弈(Trust Game,TG)时的脑电数据,并对EEG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行为结果发现个体选择信任的比例显著高于几率水平。时域分析结果表明决策阶段中不信任决策比信任决策诱发了更负的N2成分(250~330 ms),更小的P3波幅(330~430 ms)。频域分析结果则发现不信任决策比信任决策引发了更大的β频段(18~28 Hz,250~350 ms)能量活动;相比于获益反馈后信任决策,损失反馈后信任决策诱发了更大的β频段(15~20 Hz,150~300 ms)能量活动,而损失反馈后不信任决策和获益反馈后不信任决策诱发的β频段能量无显著差异。时域N2成分和频域β频段能量的动态分离表明信任选择是人们的默认优势选项,而不信任选择则涉及更多的认知控制加工。本研究为理解人类信任决策过程的动态加工时程及其神经震荡特征提供了初步的电生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心理状态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那么作为个体内在特质的人格是如何随年代变化呢?本研究对2004至2013年65篇采用五因素人格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分析,以揭示47029名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2004至2013年期间,大学生的人格五个因子得分与年代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发生了整体变化。(2)大学生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严谨性得分在10年期间均上升1个标准差以上,其d值在1.06~1.30之间,宜人性提高0.57个标准差。大学生在变得更加外向、开放、严谨和宜人的同时,情绪稳定性也更差。(3)男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变化既有共同趋势,又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五个因子得分都显著上升,但是女生的开放性无变化,宜人性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面临重要的生活转折, 其个人目标自主性对未来的无望感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192名大四毕业生为被试, 采用特殊目标测量法考察个人目标自主性, 用问卷评价社会支持与无望感, 探讨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 并分析社会支持和性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毕业前夕去向已经确定的大学生, 无望感更低;(2)大四毕业生目标自主性越高, 对未来的无望感越低;(3)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预测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对于男生, 高目标自主性能够显著降低无望感;对于女生, 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社会支持对于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但是社会支持越高, 其无望感越低。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建立自主的个人目标和改善社会支持对降低无望感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自主性的效应对男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任务线索范式,探讨了在不同反应设置条件下,延迟时间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揭示在延迟时间内之前任务设置延迟的认知加工。以切换代价为主要测量指标,结果表明,反应设置和延迟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双向设置条件下,切换代价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减少,但是在单向设置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任务切换中反应设置对延迟时间的影响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在延迟时间内之前任务设置延迟的是反应设置。  相似文献   
9.
黄四林  韩明跃  张梅 《心理学报》2016,48(5):578-587
为揭示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与因果关系, 以及共情的中介效应。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这三者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并且共情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纵了人际关系效用, 结果显示,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低效用组和控制组, 并且低效用组显著低于控制组。这表明人际关系效用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3进一步操纵了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结果发现, 亲密度对效用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在低亲密度条件下, 高效用组的社会责任感明显高于低效用组, 但是在高亲密度条件下, 社会责任感均维持较高水平。因此, 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并说明时间管理因素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以20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通过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实际学习成绩起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学习成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2随机选取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启动实验范式考察了公正世界信念对时间规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启动不公正信念时,个体计划学习投入时间显著减少,同时伴随娱乐等其他时间增加。总之,公正世界信念可部分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而影响其学习成绩,而且大学生对不公正信念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