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几部僧传、传世导文、敦煌各色斋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检讨和分析,笔者以为唱导从来就不是一项独立的佛事,将其认作俗讲的滥觞与事实不符;唱导自始至终只有表白一义,是后代各类佛事疏文的早期阶段;唱导注重的是文辞而非情节,这与情节比较丰富的变文不同,将唱导视为变文起源之一并不科学;押座(解座)文作为俗讲的一个子项目,与唱导作为斋会的子项目相同,两者存在渊源关系。鲁立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佛教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鲁立智 《法音》2014,(6):40-46
正佛教仪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仪式文辞大都具有浓郁的宗教特点及文学性,禅宗的丧仪文更是这类文辞的典范。禅林中,丧仪一般称为小佛事,虽名为小佛事,但其内容却不少,一般包括九种佛事,即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是禅林丧仪的主体,每一项都有与之相应的文辞。其中以秉炬之际的文辞最受僧俗的重视,代表了禅宗丧仪文的最高成就。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辞呢?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