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通过解读佛教经典,考察古往今来佛教徒的实践,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种生态意识也许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帮助。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佛教徒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佛性,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国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表述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排家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价值。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这对…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地区为中心发生了8级地震,死亡人数达8万以上.史无前例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万志愿者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之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高度.而中国宗教界也卓然奋起,参与其中,反映出中国宗教界慈善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佛教在今日的美国,已不再是一种移民宗教。随着越来越多基督教背景的美国人皈依佛教,本土化的美国佛教正在形成。这一过程表明,佛教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美国社会的需要,提供了美国传统中没有而又为今天的美国人渴求的精神资源。同时,这一过程也不是自发的,它是一代代移民佛教徒不懈努力的结果。今天无论走到美国的哪个城市,都会看到佛教的寺庙和学习佛教的美国人。 在美南第一大城市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有一座宏伟庄严的汉传佛教寺庙,叫玉佛寺,人称美南第一佛寺。寺中有一个成立了10年的英语佛学班,堪称美国佛教本土化进程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转识成智是唯识学的终极归宿,本文从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条件及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识”是有漏的带分别的认识,有局限、有染污,是成佛的障碍;“智”是无漏的超分别的智慧,究极、纯净,是觉悟之智;转识成智是唯识学的必然要求。转识成智既需要先天的无漏种子,又需要后天的正闻熏习,不具有普遍性品格,不是人人皆可成佛。转识成智的内容是转八识成四智,转得佛智即是成佛。文章还分析了这一理论对中国传统思想、乃至现代唯物论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6.
佛教与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不是生态学,但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深重的今天,佛教的生态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缘起”的含义,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和合形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奠基于缘起论的立场,佛教将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整体论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佛教的生态实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生命的保护,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前者包含不杀生、素食、放生、和平运动等行为,后者集中体现为佛化自然、生活环保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观念。佛家为此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  相似文献   
7.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汇。我国是世界上收藏大藏经最宏富的国家,拥有汉、藏、傣、蒙、满等多种文本。80年代以后,我国的大藏经出版事业进入了近代以来最活跃、最有建设性的时期,核勘、整理、出版有汉、藏文大藏经多种,包括《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等。这些藏经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正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同时,除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之外,这几部藏经也是我们接触较多的藏经。兹依次介绍如下。一、《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中…  相似文献   
8.
2003年4月8日,《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宗教界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先生莅会祝贺,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佛学家任继愈先生发言并为作者题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著名印度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心川研究员评价此书为“我国佛教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作”。 这部书的作者就是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一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幼时“沉静少言,不贪玩耍,喜好读书”,但由于日寇的侵略,小学时断时续。1946年春入永康县立初级中学读书,1949年毕…  相似文献   
9.
2005年贺岁片《天下无贼》票房超亿。在众多的影评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大家都忽略了故事的思想纽结,这就是宗教。在我的阅读中,只有一篇网上文章谈到这一主题,题目叫《与佛的一次美丽邂逅——天下无贼的主题意蕴》(夏草),认为影片反映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中国佛教思想。这是一个深刻的解释。然而不仅如此,我以为《天下无贼》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其故事的支点是佛教的业报论与儒家的孝道观,以及道教的赤子情怀。这些宗教元素,在深化影片思想性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了更普世性的符号形式,能够为更广大地区的受众所接受。影片描述了一对…  相似文献   
10.
一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雄峙晋北,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自唐以来,五台山志的编修代代不绝。唐初蓝谷法师创集《清凉传》,唐高宗时慧祥撰《古清凉传》,宋代僧人延一著《广清凉传》,居士张商英有《续清凉传》,明代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