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什么是正义"与"正义如何产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追寻行为的正当性标准,表达主体的伦理意识;后者追寻正义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试图给予"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以永恒和普世的答案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正义的形成逻辑预制了正义的相对性。正义是指一定社会结构中,在特定价值关系中人的言行方式及其后果所具有的正当性,是衡量和评价行动是否符合一定价值关系框架中的共享规则的结果。正义生成的基本条件是:实践主体拥有被限制和规范的自由;主体间存在一定的价值关系;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实践主体以契约形式形成共享行为规则,从而推动正义由个体观念走向正义共识。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困境的根源,在于规则理性和契约精神的匮乏。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伦理学基本问题"之所以在理论界不断激起波澜,是因为它负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重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关怀经验世界,为日常生活提供道德法则;另一方面,实践理性超越经验世界,寻求可普遍化的绝对命令,建构道德形而上学.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伦理学基本问题完成了它的使命了吗?在探讨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界解决了哪些问题?遗留或拓展了什么样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4.
自由理念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之一,在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之后,自由理念成为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自由理念在实现启蒙运动诸多理想目标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当自由成为神话,拥有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话语霸权并且充当其他价值观的监护者的时候,自由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有可能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继续启蒙的障碍.当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中谈论自由理念的时候,需要厘清自由理念在特定社会类型和历史阶段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包括三个判断,分别形成道德教育的本体论、目的论与方法论,三个判断之阃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道德教育理论的转换,往往从人性假设的转型开始.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理论,应该在唯物史观视野中建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型构符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