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普中介论     
近几年 ,由于迷信活动、伪科学、反科学活动的沉渣泛起 ,曾长期冷冷清清的科普事业开始进入中国政治生活的中心 ,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 1 99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 ,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 ,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开展科普工作。”应当说 ,对科普意义的这种估价已经够到位、够高的了。只是自 1 994年以来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的科普实践表明 ,这种估价在相当一部分人中…  相似文献   
2.
重心转移后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马来平恩格斯以后,自然辩证法长期注重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并以阐明自然界的辩证属性为指归。就是说,以自然观研究为重心。本世纪60年代后,研究重心开始转移到从科学的性质和规律、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等多种角度...  相似文献   
3.
与SSK对话:中国科技哲学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诞生于 70年代的SSK即科学知识社会学 (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 ,简称SSK)超越科学社会学的默顿传统 ,一跃而为科学社会学的主潮流 ,以至于默顿传统的主要人物之一S .科尔在谈到SSK时无可奈何地说 :“他们人数不多 ,但在差不多十年的短期扩张中 ,这个小组得以完全支配了科学社会学及称为科学之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1]随着SSK的日趋活跃和队伍扩大 ,SSK已经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称为“宏观 -定向相一致研究” ,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研究科学知识和政治、经…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中旬,由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小组、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和山东大学于青岛联合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学术讨论会,SO余名学者与会。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心议题之一。一、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第~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或儒道互补为主干。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尽管多次改朝换代,儒教基本上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是整个传统.文化网络的核心层。其他各种民问世俗文化则以“异端”形式存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体系。还有人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5.
严复论束缚中国科学发展的封建文化无“自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自由”:中国封建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①思想,是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一项突出贡献。严复为什么要在中国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思想呢?这不仅与他把提倡个人自由和实行君主立宪作为“新民德”重要内容的基本主张有关,而且也与他的自由观和他对封建文化的基本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主要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英国派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穆勒和斯宾塞等的影响,严复认为,“民之自由,天之所界也”。(《辟韩》,《严复集》,第35页。以下凡引《严复集》,只注页数)个人自由,天经地义,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