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断辞的差异性存在外露着作《易》者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拈出断辞“悔”,透视其“悔亡”、“无悔”、“有悔(悔)”三种不同形态:以中、正、比、应等为切入点,玩观卦象,通过数理统计对各自的生成进行定量分析,于对比中彰显出《周易》之内蕴:一、正不如中、应(比)之善;二、执中有应为事物发展最根本的条件:三、得位是事物发展不可低估的要素;四、中正之为美。  相似文献   
2.
古人喜取<周易>命名,这一现象一些学者曾加以注意,但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对<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采用穷尽式的数理统计,探求出<坤>、<乾>等16卦为常用卦,其卦彖辞、二五爻辞及<文言>等为常用爻,进而推索卦爻取舍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取向与哲理内涵,提出并考察援<易>取名之宋前少宋后多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不同意蔡仁厚把"三"释为三才、三光、三教等,认为"三"有明确性,且传达着尚中和的儒家意识;反对将"离中"解成"中宜离以显其用",认为"离中"即附丽中道.进而提出"三"为<离>卦之数,"离中"则源于<离>六二爻,牟宗三的名字寄予着对德业双修的期望--如丽(离)中天的事业,中正美好的德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