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禅宗认为“神通”是禅者自性开发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过禅修才能显现。禅宗虽然也以神通说法,但不以神通为根本,其旨趣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不是崇尚神秘。所以,禅宗在神通说教上十分谨慎,懂得因应世间和韬光晦迹。由于神通不逾“因果”,所以真正的神通自在依赖于对因果法的贯通。禅宗一方面承认因果是实在的,说因果起于惑业,人可以由不昧因果而达到不落因果;另一方面禅宗认为因果见是执见,清净境界中因果法如梦幻,所以因果是空幻的假有存在,因果说也是不究竟的。因果实有而无让人落脚于清净心,禅宗以此直指当下,让人见清净自性而成佛。  相似文献   
2.
我们几乎都能肯定,诸宗教之问或多或少都有"排他"倾向,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他宗教信仰或多或少是错误的.一般宗教都在宣传自己的优越性,为自己的存在合理性寻找依据,即使是那些自认为是"非宗教的宗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韩凤鸣 《法音》2019,(3):67-69
正世俗缓解死亡焦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形式就是"临终关怀"。现代"临终关怀"的分工已经相当细致深入,但我们的现实是从政府到社会层面,老年人的精神呵护是缺乏的,质量不高。虽然各类临终关怀在提升临终者的生命质量、维护其生命尊严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些关怀所能到达的深度和广度,其真实有效性,从理论到实践都开掘不够。  相似文献   
4.
5.
一 各大宗教都是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前出现的,除了共有的伦理内容在现代社会得到基本肯定外,还有一些类似于"科学"的成分,这些成分在现代科学看来,实际上是真伪混杂的.  相似文献   
6.
韩凤鸣 《法音》2008,(7):23-27
禅宗由"明心见性"而见到"本来面目",算是开悟了。但本来面目无面目相,这个新视域因思想未曾思想而不识,由于思的清净纯粹而不能言说,形成不了关于面目的描述。因此对"本来面目"的认识注定要身心贴近的亲证,在清净纯粹中自照,机缘成熟时能看到本来"如是"的存在面目。所以本来面目非具体之物而不能形之于事实描述———虽然它必然是事实,但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