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学研究初探(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化"呼唤"文化哲学"研究 作为今天学术思想界的一个流行术语,"全球化"无疑在激发人们进行各个方面的思考.但是,对于当今的哲学研究来说,它所指称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究竟意昧着什么?或者说,哲学研究究竟应当如何应对"全球化"这样一种在当今突出表现出来的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维度于一身的西方文明的征服扩张趋势呢?  相似文献   
2.
三、方法论视角的突破与"文化哲学"研究 综观目前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各种"文化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学术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和民族(特别是美国)极力推行"文化普遍主义"和"普适伦理",而欠发达国家和民族则出于某种"自卫情绪",大力倡导"文化特殊主义"和"特定伦理"[1].  相似文献   
3.
霍桂桓 《现代哲学》2004,22(4):103-111
怎样才能提升翻译研究的理论水平?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是不是必须诉诸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本文认为,作为王宾教授所谓“不可译性”之理论前提的康德哲学“经验VS先验”的基本观点,其实并不适合于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实际上,这里的根本问题是“翻译的实际经验性行为”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只有从我自己构建并逐渐完善的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所涉及的历时性维度与共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翻译技巧、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翻译标准”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使之发挥适当的作用,达到逐步提高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鉴传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从我自己的感觉看,委婉地讲是不够清晰,坦诚地说是比较混乱。当然,我不是要否定这些研究,而是说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厘清的问题。首先,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清楚。事实上,这二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上都是不同的。其次,大多数讨论都把哲学观、哲学概念的展开方式、哲学的内容、哲学的表述方面混为一谈。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研究的目标是不明确的。从学术的观点看,这就使“什么是…  相似文献   
5.
霍桂桓 《学海》2007,(6):45-54
当代心灵哲学为什么停滞不前、究竟应当向何处去?本文认为,这种研究局面主要是由当今研究者仍然沿袭的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决定的;而这种把心灵实体化并与身体完全割裂开来、彻底忽视社会因素及其作用的研究模式,根本不适合于探讨和研究心灵.因此,只有认真探讨并批判这种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用充分重视社会生成的现实性、立体性、动态性研究视角扬弃这种具有抽象性、平面性、静态预成性的研究模式,心灵哲学研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说服和宣传     
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两个过程? 说服,宣传和修辞术 无论就日常语言而言、还是就社会科学而言,诸如“说服”、“宣传”和“修辞术”这样的术语都是被人们当做可以互换的术语来使用的。人们以某种方式认为它们就是沟通的方式,而就他们所讨论的争论点而言,沟通的目的则是影响和改变其他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不仅从表面上看表现为强调价值的中国哲学与强调事实的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异,②从学理上表现为有关西方哲学如何从“事实”出发推论出“价值”的问题,而且就作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缩影(参见陈奎德,第255页及以下部分)的怀特海过程哲学而言,也表现为如何使过程哲学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对“过程”的平面化静态描述发展到对“生成”的立体性动态描述,从竭力把“价值”客观化发展到充分重视“价值”的主观性社会文化维度。③形象地说,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就像一只正在蜕皮的蝉——在没有完成这个蜕皮过程之前,…  相似文献   
8.
今天,当代文明的发展正处于某种转折点上。这样的想法并不新颖。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都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论断。只要人类受到了日益恶化的全球性危机的威胁,发展战略就必须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里却会出现下列问题:这样的战略变化应当由什么内容构成呢?一般说来,当人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各种答案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心灵哲学是当代西方学术界的“第一哲学”,那么,以“客观决定性VS.意志自由”为核心问题的行动哲学研究,则是这种哲学研究在当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发展趋势,因而只有在研究客观决定性和意志自由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行动哲学和心灵哲学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由于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通过对惟理智主义研究方法论的深刻批判反思而达到方法论的自觉,所以,只有真正实现了对由基本倾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构成的研究方法论的彻底变革,这样的突破才是可能的;本文认为,以社会个体生成论彻底扬弃和取代基于抽象个体的预成论,是实现这种变革的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文化观看待文化的方式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探讨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及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不少研究者要么直接引用各种中外辞书所刊载的文化定义,而没有对这些定义是否恰当进行必要的反思;要么在研究遇到困难时只作一些诸如“大文化”、“小文化”,或者“广义文化”、“狭义文化”的简单区分,而没有进一步考察这样做是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我认为,这些做法是不符合严格的学术探讨的需要的。一个人“如何看待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所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