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由冯伯麟(1996)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量表》,对拉萨市区7所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一般,工资收入满意度最低,自我实现满意度最高;不同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不同:年龄上,工作满意度在开始时比较高,然后下降,接着又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学历上,学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收入水平上,中等收入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高收入教师。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和汉语双字词词对相关性判断任务,考察新颖性寻求特质水平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探明语义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有更高的新颖性得分,而在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中与低新颖性寻求个体表现一致;(2)在低相关词对判断时,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反应时更短;(3)低相关词对判断反应时在新颖性寻求对创造性行为表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预示着,新颖性寻求特质有利于个体建构形成能快速激活远距离信息的语义网络,进而促进其创造性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3.
数量表征(numerical representation)指与特定数量相联系的心理表征。长期以来抽象的数量表征假说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自动化加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数量表征存在符号特异性的证据已不断涌现。其中, 最近有两个理论认为数量表征可能同时存在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计算的模型假说提出非符号数量和符号数字在总和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而在之后的位置编码阶段具有符号非特异性。双重编码的延伸假说则认为数量表征在自动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然后在有意编码阶段, 受任务要求影响, 数量表征向实时的抽象表征过渡。已有大量行为和神经基础研究为以上假说提供了证据, 但数量表征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和脑区还有待探索, 未来应该在发展、跨文化、自动加工范式与神经成像相结合、单细胞记录技术等方向继续开展数量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丽  陈雪梅  王琦  李红 《心理学报》2012,44(10):1309-1317
目前SNARC效应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较少有研究考察身体形式和社会环境对SNARC效应的影响.研究以127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奇偶判断任务、Go/No-go任务以及合作情境下的Go/No-go任务依次展开了三个研究,拟揭示身体形式和社会环境对SNARC效应的影响.实验一要求被试双手完成奇偶判断任务,结果出现了经典的SNARC效应.实验二要求被试完成Go/No-go任务,并让被试单手(左手或右手)对奇数或偶数进行反应,结果SNARC效应没有出现,这表明认知主体的身体形式对SNARC效应产生了影响.实验三要求被试合作完成Go/No-go任务,该实验按照被试所坐的位置(左边和右边)和反应手(左手和右手),设计了四个条件,结果只有身体位置和反应手完全一致时出现了 SNARC 效应.以上结果一方面表明了具身认知观的合理性,另外一方面扩展了以往对SNARC效应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