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玉明  李思瑾  郭田友  谢慧  徐锋  张丹丹 《心理学报》2021,53(10):1094-1104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心境可能源于其抑制功能障碍。患者在主动遗忘负性材料时无法有效调用背外侧前额叶(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等负责抑制控制的额叶脑网络。同时, 患者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比对非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更明显的认知神经障碍, 很难主动遗忘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反馈信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负性社会反馈的主动遗忘能力, 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考察抑郁症患者在左侧(n = 32)或右侧DLPFC (n = 30)被激活后其记忆控制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 当患者的DLPFC被TMS激活时, 他们对社会拒绝的回忆正确率与健康对照组(n = 31)无差异, 且TMS激活右侧DLPFC还改善了患者对他人的社会态度。本研究是采用TMS提高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的首次尝试, 研究结果不但支持了DLPFC与记忆控制功能的因果关系, 还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成瘾等患者的记忆控制缺陷提供了明确的神经靶点。  相似文献   
2.
心理实验计算机模拟化是在社会、科学和实践需要等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实验室结构优化、实验操作自动化、节省实验经费等作用,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未来的心理实验计算机模拟化的内容将更加充实,并与传统仪器相结合,逐渐淡化主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明  孙爱军 《学海》2011,(6):57-62
通过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江苏为例,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农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则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方差分解分析说明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递增作用。在此基础上,剖析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玉明 《天风》2009,(9):42-43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会会众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传承着宝贵的信仰,藉着唱诗颂扬神,也藉着唱诗与周围的人一同表达他们的信仰。正如摩西的歌对于历世历代的以色列民来说,是一种教训和勉励,也是信仰的见证和传递。马丁·路德认为唱诗是基督徒自我操练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5.
以表象看到一个运动员完成三级跳远项目为实验任务,对表象任务的信息通达水平、眼动注视点的活动位置和被试对三级跳远项目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进行系统的操纵,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视觉表象眼动的变化是基于知识学习表征差异还是技能训练表征差异的问题。实验1以没有三级跳远运动专业技能知识且对该运动的认知水平也较低的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完成高信息通达水平的表象任务时,注视点需要较短的持续时间,但眼跳距离会增大,眼跳频率会变低;实验2对表象任务的知识学习表征水平和技能训练表征水平进行操纵,分别以对实验任务进行过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人为被试,结果表明,随着被试知识习得水平和技能水平表征能力的提高,不同表象任务信息通达水平间的眼动差异将消失,但知识学习和技能表征的差异在平均眼跳时间上有差异,技能训练型的被试其平均眼跳时间要短于知识学习型被试,达到临界水平显著,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眼跳距离等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身认知是以身体为解释核心的新的研究视角。来自具身认知实证研究的证据表明,身体的生理属性、运动经验和现实环境影响认知的形成与发展。目前的具身认知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认知的实验范式,集中于研究身体的结构属性和静态动作对认知的影响。未来,具身认知与传统认知将会相互吸收和融合,更多关注身体的机能属性和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7.
丧葬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凝重厚实的意蕴,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既能体现神学内涵又能适应处境地演绎基督徒的丧礼是教会的一大挑战。本文试从基督教《圣经》对生命的态度和基督教的丧礼出发,从中发掘基督教丧葬神学的意义,以期引发思考,从中得着帮助。  相似文献   
8.
准确解码语音中的情绪信息能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此能力对新生儿和婴儿尤其重要, 因为人类刚出生时听觉系统远比视觉系统发育得完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5~7月龄的婴儿能分辨不同情绪种类的语音, 但目前对新生儿的研究还非常少。人类是否在出生时即具有分辨不同种类情绪性语音的能力?新生儿对情绪的加工是否存在正性或负性偏向?本文选用odd-ball范式考察高兴、恐惧、愤怒三种韵律性语音在1~6天龄新生儿大脑中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1直接对比三种情绪性条件, 发现新生儿大脑的额区(F3和F4电极点)可以区分情绪性语音的正负性, 正性(高兴)语音诱发的“失匹配反应”幅度明显大于负性(愤怒和恐惧)语音。实验2采用偏差和标准刺激反转的odd-ball范式, 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并非源于三种情绪语音物理属性的差异。本文的结果提示, 新生儿大脑可自动辨别正性与负性情绪语音, 但尚不能将愤怒和恐惧两种负性语音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 高兴语音比两种负性语音诱发了更大的失匹配反应, 这一结果首次从神经学层面(电生理指标)为新生儿情绪性语音加工的正性偏向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陈玉明 《天风》2009,(7):54-56
一、引言 丧礼在古代的诸多礼仪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生活在现今的人们也同样很重视丧葬之礼。尽管今天,我们所处的是经济高度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社会,但在生活中,似乎还存在一些与社会文明进步不相符的陋习陋俗。如在丧礼中焚纸帛,安亡灵,以闹迷信为尽礼;铺张扬厉,僧道盈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情绪效价对表象扫描时眼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下,表象扫描的注视点个数会减少,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会缩短,眼跳距离和眼跳时间却会增大;消极情绪下的眼动则刚好相反。说明不同情绪效价会使表象扫描产生规律性的眼动分化,佐证了眼动在表象扫描中的功能性假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