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向义 《哲学动态》2004,(10):36-39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这种局面是在"走出传统实践美学的困境"中产生的.传统实践美学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产生的,到了80年代,它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派,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主义”作为一个反讽性词语,近年来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按照学界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发展主义”指的是那种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进步先决条件的信念。因而,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的确立以及对唯经济增长论的质疑,“发展主义”便进入了被批判的行列。“发展主义”作为一个总的概念,下面又有若干亚种,这些亚种因为承诺了发展主义的信念,自然也遭到了批判。在对发展主义及其各个亚种批判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纠缠不清,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承认经…  相似文献   
3.
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出于为费尔巴哈辩护的目的,对费尔巴哈哲学做出了唯心主义的定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施达克的辩护方式提出批评,认为施达克没有看到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又找错了地方。施达克对费尔巴哈哲学形象产生错误判断的原因在于,他沿袭了庸人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定性,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划分标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于施达克关于费尔巴哈哲学形象错误的批判,在今天对我们的研究和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我们要对讨论主题做更深层前提分析,要对哲学家展开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