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广大职业学校教学中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学应当不断改革更新,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人员。本文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丽  陈侠  涂燊  张雅如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701-1710
首先介绍关于“无意识情绪”的两种概念。接着介绍可较好地对该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整合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Wiens模型(Wiens & Öhman, 2007), 分析了Wiens模型中“刺激聚焦途径”与“体验聚焦途径”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基本观点、相关实证研究、分别面临的研究难题或受到的质疑, 及不同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指出, 传统情绪理论下情绪的意识属性或可与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是体验聚焦途径。最后, 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结构并编制适合青少年使用的人格量表.以词汇学研究建立的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以及用于成年人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为基础,经过青少年被试按照其理解能力和表述习惯重新修订QZPS的项目后,2827名初一~高三的学生完成了包括215个项目的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初版,经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由七个维度、19个二级因素及三个综合性维度构成,QZPS-Q最终由111个项目构成.研究结果支持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模型,同时也体现了青少年注重成就和才干及侧重外在表现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49,自引:1,他引:148  
网络成瘾指一种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其概念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又有差异。目前还缺乏编制精良、应用广泛的测量工具。多数研究采用调查的方法,严格的实验研究很少。一些研究者提出理论模型从心理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具代表性的有:Young提出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以及Grohol的阶段模型,分别探讨了网络依赖的发生与网络的致瘾特征,网络用户的个体特质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侠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3):672-675
网络成瘾是一种对互联网络的心理依赖,包括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搜集成瘾三种类型。被试为中国重庆三所高校的大学生675人。对其中随机抽取的390份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初步的因素结构为:网络关系成瘾倾向包括了问题、依附、认知偏差和失控四种倾向;网络娱乐成瘾倾向和信息搜集成瘾倾向包括问题、依附和失控倾向。得到较好的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余下285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较好的模型拟合指数。相关关系检验发现三类网络成瘾倾向与使用频率都有显著相关.与使用时间都无显著相关。T检验发现女生在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的依附倾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网络娱乐成瘾倾向和信息搜集成瘾倾向的问题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