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学习——测查的范式,以陌生视觉单词(韩字)为材料,考察了学习方法对陌生语言字形学习效果的影响。在学习阶段,材料分别以连续重复(集中学习)和间隔重复(分散学习)方式呈现6遍,在学习之后半小时、1天以及1个星期之后,分别进行再认记忆测查。结果发现,虽然随着测查间隔时间的增长,两种学习条件的成绩都显著降低,但是在三次测查中,分散学习的成绩都明显好于集中学习。这一结果说明在排除语音、语义等其他言语元素的干扰之后,以分散学习的方式学习新字形的效果好于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了中等水平噪声对人类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影响的性质和过程都是很复杂的,简单地认为噪声降低了工作效率未免过于轻率。一、影响的现实性我们常听说,人们抱怨噪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他们所指的噪声都是70-90db(A)的房间和办公室里常见的噪声。然而,实验室的研究却没有表明这种噪声对工作效率有这样  相似文献   
3.
风险决策是指个体对不同选项及其概率进行权衡之后做出决定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 需要平衡奖赏选项的诱惑和损失选项的忧虑。风险决策能力是人脑最重要的高级功能之一。在现实生活中, 风险决策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 而遗传和环境各自都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 我们首先综述近年来风险决策研究领域中探讨遗传影响风险决策加工的研究, 包括双生子研究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在介绍分子遗传学研究时, 按照基因所属神经递质系统, 分别介绍了多巴胺递质系统相关基因(如COMT、DAT等)、五羟色胺递质系统相关基因(如SLC6A4、TPH1等)和其他基因(如BDNF)对风险决策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随后, 我们探讨了环境对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影响, 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影响。接下来, 我们介绍了将脑的结构与功能作为内表型来考察基因和环境对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影响的最新进展。在文章的最后, 我们指出今后对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研究应该同时考虑遗传和环境, 并考察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大城市抽样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640中国青少年(平均年龄14.5岁)以及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参加了一次全国城市青少年抽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师生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如学生成绩,心理健康,利他行为和问题行为).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发展有很高的相关,甚至超过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另外,师生关系等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程度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此研究的发现指出教师在中国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一个正在起步的研究领域--非父母成人(包括教师)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薛贵  陈传升  吕忠林  董奇 《心理学报》2010,42(1):120-137
先进的无创神经影像技术(如EEG和fMRI)允许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试在完成多种知觉、运动和认知任务时的大脑活动。将脑功能成像与严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考察大脑不同脑区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中的日益成功运用, 一个被称为神经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中首先对脑成像技术进行一个总体介绍, 重点在于探讨近年来在多体素分析和多模态数据整合的最新进展。接下来, 我们以风险决策、跨时间选择以及社会决策领域的几个研究为例, 阐述神经影像技术如何能加深和拓展我们对人类决策的认识。最后, 我们讨论了神经经济学中研究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选取受过音乐训练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汉语儿童为被试,在同一呈现速率条件下以歌曲、韵律和朗读三种方式呈现一段英文材料,从单词、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探讨音乐训练经验和材料呈现方式对第二语言言语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组的记忆成绩高于非音乐组;2)相比于朗读材料,儿童对于歌曲和韵律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3)在单词和句子层面,音乐组和非音乐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歌曲材料上,而篇章层面没有类似发现。该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和材料呈现方式均能影响儿童的第二语言言语记忆,并且音乐训练效应对材料呈现方式表现出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短期人工训练的范式,选取没有任何朝鲜语经验的二年级儿童、五年级儿童和大学生为被试,以一对朝鲜语语音为材料,探讨非母语语音学习的年龄效应。被试分别在学习前和每天学习后完成语音分辨测查。结果发现:(1)汉语被试辨别朝鲜语紧音/k*/和松音/k/时存在困难;(2)在学习前,大学生的语音辨别正确率最高,五年级儿童次之,二年级儿童最低;(3)学习后,二年级儿童辨别成绩的提高量高于五年级儿童和大学生。该结果支持了学习非母语语音的年龄越小,学习效果越好、学习速度更快的假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