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高血压和冠心病同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其致病因素有很多相似之点。但心理学因素对这两种疾病的影响如何,其作用有无共同之处,从现已掌握的资料看,尚无法回答这一问题。以往心理学对这两种疾病的研究都是分开进行的。研究得较多的是心理紧张情境的影响。一些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在心理紧张的条件下,其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正常人明显有别,总的趋向是病人的反应大于正常人(I.B.Goldstein,1981;J.J.Groen,1982;P.D.Drummond,1983)。对冠心病病人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客家人与北京人精神健康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问卷对158名北京和客家人进行精神健康、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方面的调查,发现两地人在上述在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却了现精神健康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同的相关模式:北京人采取的消极的应付方式与其精神症状有显著相关,主观支持与其解决心理问题有关;客家人采取的消极应付方式则与其精神症状关系不大,且客观支持与其解决心理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3.
轻度抑郁者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中的加工偏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钱铭怡  李旭  张光健 《心理学报》1998,31(3):337-342
对30位轻度抑郁者和33位非抑郁者采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范式,进行自我图式的实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总被引:180,自引:1,他引:180  
该文引进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hortScale,EPQ-RS),首次在国内加以修订。根据来自30个省市56个地区的8637人(含汉族7725人)的样本数据,修订形成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共包括4个分量表,各12个项目,这一形式和EPQ-RS相同。作者并基于本研究的样本提供了EPQ-RSC的中国常模。研究表明该问卷的E、N和L三个分量表具有令人满意的信度和效度,P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基本达到有关的心理测量学标准。作者最后对此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以及问卷结果反映的当代中国人人格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的培养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在我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中地区选取22所不同类型,具有临床心理、咨询心理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高等院校,搜集其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方面的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并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少数学校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关系处理不合理、部分学校对心理咨询和治疗课程的培训不足,绝大多数学校无伦理课程培训等问题.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较不完善,尤需加强对科学和道德伦理,行为的生物基础、行为的认知-情感基础、心理师的个人与专业发展、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等领域的课程培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习训练方面,均存在实习内容不全面、实习时问短等问题.此外,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妇女》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每隔5年选择一年,并在每一季度中选择一期杂志,统计男性刊登的征婚启事,总共得到332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中国男性在15年间对自身的人品、财产、相貌的重视程度显著增高,对自身的婚史和事业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对女方的持家能力的重视程度显著增高,对女方的健康和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降低。当代中国男性的择偶标准随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仍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注意偏向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个体症状维持的重要因素, 其中注意警觉、注意回避、注意脱离困难三种注意模式得到了研究者最广泛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研究深入, 有研究者提出SAD个体的注意模式不是单一、静态模式, 更有可能在不同注意模式间切换, 表现为动态的过程。目前, 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和理论假设, 证据均指向SAD个体的注意偏向具有随着焦虑水平提高和注意控制能力受损而动态变化的倾向, 从注意警觉过渡到注意回避与注意脱离困难均如此。此观点还需研究进一步证实, 并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焦虑组选择正性面孔的比例显著高于低焦虑组;短时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主观、外显的解释偏差,他们更倾向于对正性刺激做出消极解释,并且这种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后期。  相似文献   
9.
失眠和睡眠行为量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告了在北京大学对125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的一项有关失眠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55.2%的被试报告有失眠迹象。这无疑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另一个发现是:与二年级、三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本科学生报告有更多的失眠问题(X~2=10.167,df=4.p<0.04;或者:Cramer's phi=0.296)。本实验还考察了一些个人生活背景因素与失眠的关系,但没有揭示出显著的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编制了可用于有关研究和临床评估的睡眠行为量表。本文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国内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国内目前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人员及专业工作方面的地区差异,并做出比较.调查包括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43名被试.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心理治疗师/咨询师个人情况和专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地区发展确实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华北、华东地区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较高,专职工作比较完善;而西北地区则相对比较落后,体现在治疗师倍询师专职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