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记得/知道范式,以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32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记忆的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说明情绪记忆较中性记忆更具鲜活性;情绪记忆的鲜活性和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关联,在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上相关都达到了显著,表明情绪记忆的鲜活性与刺激中心细节的恢复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孩政策的开放,同胞嫉妒易发且普遍存在。同胞嫉妒指家庭中一个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受到另一个孩子威胁或挑战时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复合体。本文深入挖掘同胞嫉妒的内涵、价值及其个体、养育者和社会文化等维度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注重综合作用机制研究;重视干预性研究,探索缓解同胞嫉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隐记忆特点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英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7,30(4):998-1001
从1911年Claparede发现遗忘症病人有回避条件反射记忆到Graf和Schacter于1985正式提出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再到内隐记忆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焦点,研究者对内隐记忆的定义、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内隐记忆的相关特点也日益明晰,概念性内隐记忆、知觉性内隐记忆、自动加工记忆等各亚类均具有提取自动化、年龄独立性等共同特征,但在编码、脑机制诸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程序,分别以图形和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内隐记忆和熟悉性的关系,以揭示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属性,结果发现:(1)知觉性内隐记忆在集巾注意和蕈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显著,再认中的熟悉性在这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显著;(2)概念性内隐记忆、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据此熟悉性和知觉性内隐记忆相分离,与概念性内隐记忆未出现分离,从而可以推测外显记忆中的熟悉性主要受语义流畅性加工调节.  相似文献   
5.
钱国英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8,31(2):285-288
该文主要以图形为实验材料,操纵学习和测验阶段的不同旋转角度,以考察图形旋转对知觉性内隐记忆、再认、意识性和熟悉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上,知觉性内隐记忆、再认、意识性和熟悉性都不随图形角度的旋转而变化,表明图形旋转的记忆阈限差别不大;(2)再认击中率在0度和180度间的差异主要是由记得虚报造成的,这与知觉信息的错误捆绑有关.  相似文献   
6.
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英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7,30(1):45-47,28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程序,以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熟悉性提取的关系。结果表明:(1)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它们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2)类别范例测验中不存在错误记忆,而线索回忆中出现了错误记得和错误知道。  相似文献   
7.
同胞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能促进彼此共情的发展。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同胞共情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同胞的视角下总结了同胞共情的共性特点和特异性特点,从个体、同胞、家庭三个维度阐述了同胞共情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注重文化,回归本土研究;加强双向机制研究,夯实理论框架;重视干预性研究,探索提升同胞共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钱国英  姜媛  方平 《心理科学》2014,37(4):857-861
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记忆的准确性,但是情绪对记忆鲜活性的影响更大,该文关注延时条件下情绪记忆鲜活性的研究。研究采用记得/知道范式,操控图片情绪性和测验延时变量,结果发现情绪记忆的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且在不同延时测验下,正性高唤醒图片的记得成绩下降由慢到快再到慢的变化,负性高唤醒图片的记得下降由快到慢变化,而中性则快速下降。说明情绪记忆更具鲜活性,且是效价在高唤醒下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