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们说,现代是美学贫乏的时代。艺术的无政府状态是现代特有的时代背景,当我们从艺术的表现方式上来观察现代艺术时,就会看到:从印象主义开始的现代艺术逐渐脱离了古典主义的思想。例如,从印象派的绘画来看,画家现在避免按其本来面目再现自然形态,而是依照色彩理论,采取象镶嵌工艺品那样在画面上配置纯粹的感觉要素——光点的手法。这种印象主义的原理,脱离以实在的自然为对象的观点,从纯粹的视觉效果这一观点出发,抽象地构成绘画。如果把这种向抽象发展的方向推到极点,就会出现“客体”(objet)这  相似文献   
2.
我要向那些使我有机会在这里讲话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还要向中国的宗教者深表谢意,他们的巨大努力使这次北京会议得以举行。正如你们所知道的,联合国指定今年为国际和平年,中国在争取世界和平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次会议在中国召开具有极大意义。我来中国感到轻松愉快,犹如到了自己精神的故乡。我和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其他一些负责人,曾在1982年同达纳·麦克莱恩·格里利博士一起访问北京。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成立以来,格里利博士一直同我们一起努力工作。他已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对政治合法性的反思首先寄托于天命。夏商时期的天命是君主与天帝的契约,臣民只能承受命定的秩序。周公斩断天帝与君主的血缘联系,以德行来判断天命所归,实现天命不常与恒常的统一,而天命又只能通过民意得以反映,从而在天、君、民之间形成环形三角交互结构。周公试图用此在经验把握普遍必然,以现实参验的方法理解天、君、民、德等概念及天命唯德等命题,最终使理想政治只能寄托于"先王有德"的绝对,从而变成对现实等级制度的摹写。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要。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冲作家、科学家、企业家的频频亮相,愈加显示出世纪末人们...  相似文献   
5.
6.
一、忍耐与柔和相辅相成作为菩萨的修行要求为六波罗蜜,其中第三项即为“忍辱”波罗蜜。据中村元博士在《佛教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所谓忍辱,意谓“于侮辱或迫害等能予忍耐,心平气和不起瞋恚之念。”一般来说,“于侮辱或迫害等能予忍耐”,普通人都能做到,甚至连小孩被淘气的孩子欺负时也能忍耐,何况明了事理的成年人呢!他们在被上司斥责或被周围人以刺耳之言伤害时还是能默然忍受的。不过极力忍耐不愉快的事若重复数次,就很容易给身心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是为精神分  相似文献   
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掌握爱人舯特点就是找到了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夫妻就容易沟通。如果没有把握住爱人的特点,隔靴搔痒,不但事倍功半,有时还难免事与愿违。有位丈夫偶尔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妻子心疼多说了一句,丈夫就认为是“侵犯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讨会简介金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00875)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与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讨会”于1998年4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约30人与会。会前,会议筹备处先将周桂钿教授的“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最早将理想政治生活的必然性和合法性寄托于天,而孟子通过赋予天以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意涵,将这一问题转向对人性的探讨,从而使客观的天道具备了人道的主观价值。孟子明确了人禽之别在于人性内在的价值尺度,使人从动物式的生存转向道德性的社会生活,从而对承载价值理性的人做了进一步规定。孟子将价值理性把握为一种无限的思维指向而非一种认识结果,使个别之"民"向普遍之"人"的转向成为可能。孟子的人性学说实现了人的价值理性的自觉,在优良政治秩序构建的方法论意义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将小鸟与小鸡一块饲养。慢慢地,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大家的压力,他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主人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里来。有一个人说他有办法,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渊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