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麦克卢汉褒"听觉空间"而贬"视觉空间",与此类似,海德格尔扬"环视"而抑"向视",他们的理论在前者对后者的一次援论中相遇。这次相遇具有交相辉映的效果。这一事件揭开了现代欧陆哲学、美学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论题,即"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审美现代性并不能完成其现代性批判的使命,相反它与现代性同根同源,甚或同谋。海德格尔虽然揭露了"美学""体验"的认识论残余,但他将思归入物或消弭于日常生活空间,严重削弱乃至取消了哲学的批判功能。对于海德格尔哲学的反认识论局限,卢卡奇和德里达均有发现和批驳。然无论将思视为符号游戏抑或事物的自然显出,都是片面的。实际上,思在物中,也在其外。审美活动或许最能体现思于物的双重位置。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研究美学需要资格的话,那么在德国哲学家中,叔本华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对于美学的经验性对象,各种各样的艺术,他毕生都在“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他每天都要阅读文学作品,每天都要用笛子吹奏音乐,而且几乎每个夜晚都要参加音乐会,或者观赏戏剧演出。在他四十五岁以前的漫游中,他到过欧洲许多美丽的城市,尤其是对它们的建筑和艺术博物馆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不仅撰写过专门的文艺论文,如《艺术的内在本质》、《音乐的形而上学》、《文学的美学》,而且在其哲学论著中还表现出对古代和现代文学知识的了如指掌,为了…  相似文献   
4.
自笛卡儿以来以为可以为全人类带来福祉的现代主体性理论今天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对客体和自然的征服,对外部世界的拓展,在由资本主义而为帝国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演变成为对于弱势民族的奴役和全球化整合。德国学者乌黛·古佐尼(Ute Guzzoni)愤然声明:“我们不再希望成为主体。”(Guzzoni,p.215)诚然,这一主体就其积极性而言帮助推进了西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份,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来京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与我聊起杰姆逊的一个新观点,说是全球化使美国变得衰弱了、涣散了;他说他深以为是。这个观点对杰姆逊而言可能是一重大转折,因为他一直都坚持全球化的现代性,即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帝国主义阶段。但在国际学术界,其实早就有人对此做了很好的阐发,而且也很著名。例如,吉登斯在其出版于1990年的《现代性的后果》中就指出:“现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它远不止是西方制度向全世界的弥漫,其它文化由此而被摧毁;全球化不是一平衡发展的过程,它在粉碎,也在整合,它开启了世界相互依赖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