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雷  郭爱妹  侯杰泰 《心理科学》2002,25(2):219-2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角色态度的跨文化研究一直是性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霍夫斯泰德(Hofstede)认为.性别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在男性化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庭角色;而在女性化社会里,两性的性别角色出现了部分整合.即男性进入了女性的世界,女性也承担了部分男性的角色。他认为美国属于一个比较男性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3.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理论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研究主题。女性主义认同是一种基于女性主义立场并自我标签为女性主义者的社会认同。基于Downing和Roush的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理论,心理学研究者开发了FIS、FIDS、FIC等旨在评估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阶段与水平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由于女性主义赋权女性挑战其生活及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主义偏见,因此,女性主义认同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女性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从而促进女性的身心健康。未来的女性主义认同研究应该重点致力于女性主义认同理论的完善和深化及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包括运用交错性范式与多元方法探讨不同性别、种族/民族、年龄、阶层等多元群体经验,使用追踪研究探讨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的历程,以及致力于女性主义认同研究工具的本土化,从而推动我国女性主义认同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女权心理学有经验主义的女权心理学、认识论的女权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权心理学等形式,其中以后现代主义女权心理学为主流。女权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存在着歧视、压抑妇女的现象。他们主张女性不仅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客体,更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认为女性心理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父权制社会下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女权心理学促进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传统心理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斯腾伯格和斯尔弗伯格编制的情感自主性量表 (EmotionalAutonomyScale)研究青春期情感自主性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青春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情感自主性 ;2 .情感自主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呈显著性水平 ;3.青春期情感自主性与学业成绩呈现相关关系。父母形象的非理想化与学业成绩成正相关 ,即父母的非理想化程度越高 ,学业成绩越差 ;而个体化与学业成绩成负相关 ,即个体化程度越高 ,学业成绩越差。 4 .青春期情感自主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女权心理学有经验主义的女权心理学、认识论的女权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权心理学等形式,其中以后现代主义女权心理学为主流。女权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存在着歧视、压抑妇女的现象。他们主张女性不仅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客体,更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认为女性心理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父权制社会下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女权心理学促进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传统心理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到重构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轨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着重于对主流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的揭露与批判;从80年代起,女性主义心理学将重点转向对心理学学科基础假设的挑战,试图重构心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