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海鹏 《法音》2001,(6):35-36
朴老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在老人家周年祭的时刻,中国佛协为纪念自己的已故会长举办了一个朴素而庄重的图片展。2001年5月19日,纪念赵朴初居士图片展在北京中国佛学院新教学楼举办。  朴老您在哪里?我要在这个图片展中寻找您的踪迹。  5月19日下午,我走进了漂亮的中国佛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好眼熟的“知恩报恩”四个金色大字被放在迎门一个红木制的屏风正中,显得格外雅致。  这四个字之所以眼熟,是因为家中有一个粉红色的塑料袋,一面印着“知恩报恩”,一面印着中国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全家人感到朴老这四个字写得格外漂亮,并…  相似文献   
2.
岩田隆造,日本东京山妙法寺僧人。1936年在台北出生,父亲病故后,9岁时随母亲返回日本。1981年,45岁的岩田隆造剃发为僧。1995年,岩田隆造开始了谢罪之旅,到今年已有11年。2005年8月他第一次自费来中国谢罪,今年4月18日,已经70岁的他从日本福冈飞抵上海再次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3.
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那是一个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人们从那儿出生、长大,那儿有着童年的欢笑和梦幻。 已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其家门额旧有光绪帝所书金匾"四代翰林"。朴初老人年4岁时随父母返回太湖县寺前河状元府,在家乡生活了  相似文献   
4.
在赵朴初逝世周年之际,朴老的骨灰将撒向大海。根据朴老生前“不留骨灰”的遗愿和亲属们的心愿,6月2日,将朴老的骨灰撒在上海吴淞口海域的大海中。因为,上海是朴老年轻时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生前他对上海怀有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图为广济寺朴老灵堂外景赵朴老是我父亲的恩师 ,朴老称我父亲为小郭 ,老人家常常叫我小小郭 ,正是由于这样好的因缘 ,我得以有机会走近朴老 ,有机会亲耳聆听这位慈祥长者的教诲。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赵爷爷、陈奶奶时 ,我还是个学龄前的儿童。也就是从那时起 ,我感到朴老与夫人对我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关心帮助太多了。5月21日是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 ,晚7时正在吃饭的我突然从全国新闻联播的题要中听到一句朴老去世的消息 ,当时离电视较远的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于是我站到了电视机前 ,等后面的报道以便验证 ,不一会儿 ,电视新闻画面果…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21日上午9时,由全国政协民宗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佛教协会联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赵朴初学术思想座谈会”纪念赵朴初同志逝世五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和赵朴初同志夫人陈邦织等出席座谈会。与会者深情回顾了赵朴初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切缅怀了赵朴初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诞生不久,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云居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有一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陪着尼赫鲁来到被日寇炸平的云居寺,参观发掘出来的辽、金两代的石经。尼赫鲁看了旷世珍宝,感慨地说:“总理阁下,我们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有西天天竺古国之称。贵国唐代敕封的唐僧,曾来西天拜佛,取回真经万卷,弘扬佛教。现在我来到中国号称小西天的云居寺,目睹这些刻在石板上的石经,说不定有些经卷在印度已经失传。请允许我和阁下商量,印度愿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两块同等重量的石经,运回印度…  相似文献   
8.
6月 1日上午10时许,一架大型客机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的跑道上。悬梯架好、舱门打开后,赵朴老的夫人陈邦织双手捧着朴老的骨灰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步走下飞机,朴老的秘书怀抱朴老遗像紧随其后。 载着朴老遗骨的车队,在开道车的引导下,很快来到上海著名的龙华古寺。法师们早已穿着整齐的袈裟列队迎候在寺内广场的两侧。部分佛教信众也早早地来到龙华古寺迎接朴老遗骨的到来。朴老夫人手捧骨灰坛穿过4座大殿,每座大殿与殿间的广场间都有僧装整齐的法师们列队相迎。朴老的灵堂设在方丈室正中的大厅内,灵堂布置得十分雅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