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万明 《美与时代》2014,(12):85-86
徐渭画作有:“推倒一切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只有经过“采一年炼十年”的高度锤炼工夫,才能达到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化境”,“化境”就是要变化,所谓“法外求法乃为用法之神,变中更变方为求变之道,只有求变,才能通化,才能传神。”在形和神的表现中,徐青藤自然以神取形,可以肯定的是他有良好表现能力。与其有良好的学养、良好的笔墨基础、丰富的生活感悟密不可分。告诫我们后学晚辈不要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最完整体现书法艺术性的时期,也是书法最受人热爱、最能表现主体精神的时期。道家的艺术精神注入其中,使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美学思想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课堂中,学生有权力选择魏楷中的任何字体,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这符合时下的工匠精神。自己做自己的代言人,做自己的品牌,人人不同,将这种思维渗透到将来的事业发展下去。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沉稳思考、坚持不懈才是写好书法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大学书法工作室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材的平台。以工作室为实践空间有利于摒弃传统教学的种种不足,借鉴传统,携手科技,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使教、学、研有机统一,不断实验、探究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创新模式。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