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解释性别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取向:生物学取向、社会化取向、认知取向。近年来,生物学取向日益受到关注并得到认可和接受。解释性别发展的生物学取向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视角,即进化心理学和进化发展心理学、跨物种比较等远端进化解释,以及行为遗传学研究、染色体异常研究、荷尔蒙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研究等近端解释。本文总结阐述了这些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指出了进化心理学研究、行为遗传学研究、荷尔蒙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脑成像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展望未来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越效价和唤醒——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 高动机强度的情绪窄化(narrow)认知加工而低动机强度的情绪扩展(broaden)认知加工。该理论超越了先前对效价和唤醒两大情绪维度的二分法, 证明了情绪的动机维度对注意、记忆等认知加工产生扩展和窄化效应, 深化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设理论, 有助于深入理解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未来研究应建立动机维度的操作性定义, 并进一步发展出诱发不同动机维度情绪的标准化刺激材料或任务。  相似文献   
3.
情绪记忆研究最近一致发现了情绪记忆权衡效应,即人们对情绪事件的中心或核心特征的记忆增强,而对情绪事件的周围或背景特征的记忆受损.该效应证明情绪记忆具有选择性,情绪唤醒可以诱发出多种记忆选择性效应,并具有相当强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受较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关理论逐步深入地阐述了该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该效应在注意分配、编码以及编码后加工上的行为证据不断积累,但相关神经机制研究十分缺乏.未来研究应重视该效应的神经与遗传机制以及探讨面孔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效应等.  相似文献   
4.
特质推理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它包括有意图的特质推理和自发特质推理。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二者的神经机制。fMRI研究表明,特质推理期间主要大脑活动定位于mPFC和TPJ这两个广泛脑区,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分别更多地激活mPFC与TPJ。ERP研究发现,P300是特质推理期间与不一致信息探测和解决过程相关的EEG成分,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在时间进程上大多同步,却激活了不同脑区。总之,当前已积累了较多可信的脑成像证据,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探讨特质推理的神经机制是未来较有前途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来, 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 成为自发特质推理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在介绍自发特质推理及其研究范式的基础上, 概述了刻板印象与特质的概念联系, 并阐明了考察自发特质推理中的社会刻板效应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接着, 对自发特质推理中的职业、种族和性别刻板效应研究进行了回顾, 发现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它对自发特质推理的阻碍作用体现出来, 在高认知负荷下, 这种阻碍作用更为明显。最后,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罗新玉  陈睿  高鑫  邹吉林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12,35(6):1289-1293
本研究采用反眼动实验范式,通过BDI和 SDS量表筛选11名抑郁情绪组和12名正常对照组被试,以高兴、中性和悲伤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旨在探讨抑郁情绪大学生对情绪刺激的眼动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眼跳反应时慢于正常组;反朝向眼跳任务中,抑郁情绪组在情绪面孔图片,尤其是悲伤面孔图片上的错误率比正常组高。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加工速度慢于正常个体,且对情绪面孔,尤其对悲伤面孔存在抑制缺陷。  相似文献   
7.
邹吉林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13,36(4):1004-1008
情绪记忆及其增强效应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可能有其神经与遗传基础。近来的行为遗传学与神经遗传学证实人类ADRA2B基因缺失突变以及BDNF Val66Met基因的多态性与情绪记忆增强及其神经机制的个体差异相联系。本文重点介绍与人类情绪记忆相关的这两种基因,梳理了行为与神经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未来应关注更多候选基因,并重视多个脑区之间的交互作用;还应使用情绪面孔刺激探索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对情绪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