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一种承担着有死性的存在物,一切从人出发并为了人的事业都必须在"人固有一死"的背景中进行。首先阐述了死亡对于医学的背景意义:死亡是人类面临的客观的、必要的限制,关于死亡的立场对于医学具有源始性与优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当代医学对于死亡的立场:遗忘。  相似文献   
2.
4医学的返魅:回归生活世界身体是一种文化与社会构成,正如《第二媒介》的作者马克·波斯特[12]所言,身体总是已经从文化角度被铭写,从来就不是一个无须介入(mediation)就能被(科学的)理性主体所获得的自然的客体。一个人当前的生存实践是他的一切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的结晶和聚集点,  相似文献   
3.
4.
达尔文作为“自然选择是直接的原因和有机物对其环境的适应”这一学说的伟大创立者,他的斗争是长期的。19世记后半叶人类历史之所以轰轰烈烈,并至今还会勾魂摄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赫胥黎为捍卫、宣传和发展进化论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他与宗教势力及其他保守势力的斗争是惊心动魄的。100年前,他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公开发表,把达尔文注重生物进化的理论提高到宇宙伦理秩序的进化水平,从此,人们才开始逐渐承认,“一定生物结构的具体结构体制和具体生命活动机理,都是进化过程的产物”这一真理。  相似文献   
5.
人是一种承担着有死性的存在物,一切从人出发并为了人的事业都必须在“人固有一死”的背景中进行.首先阐述了死亡对于医学的背景意义:死亡是人类面临的客观的、必要的限制,关于死亡的立场对于医学具有源始性与优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当代医学对于死亡的立场:遗忘.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伦理学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形态.但学科形成阶段的先天不足和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目的在于自觉调整学科发展方向,既要构筑起自身的形而上学承诺,也要面对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种种生命伦理的现实问题.学科未来发展要通过两者的互动与契合,完成对自身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哲学>杂志编辑部的部分领导和编辑在该杂志改版前曾专程到河北医科大学与该校6所附属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过征求意见的座谈."临床决策论坛版"首刊发行后,河北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受该杂志编辑部的委托,再次组织这些临床专家进行了座谈.这次座谈是在专家们阅读了改版的首刊后,根据改版内容和首刊的文章进行的一次专题讨论,座谈中专家们对<医学与哲学>杂志作出的这一调整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认为"临床决策论坛版"是在医学哲学多重理论与实践的终端层面搭起的一个重要平台,肯定会对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广泛地开展临床决策理论研究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决策实践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学目的中人类渴求健康、延长生命等多方面主观性因素的介入,导致了对本质上应当由医学科学来规定的医学目的的不同期望和不同认识,产生了重新审视和讨论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医学目的是一个复杂的目的系统,过去把医学目的简单化的倾向使传统的有关观点和认识中存在许多缺陷,如把医学神圣化、万能化等。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位医学目的。在医学目的的调整中应当遵循科学性、继承性和伦理学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人文与医学的渐远和分离是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人文走进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完成回归的过程.医学道德与医学的关系是人文与医学关系的一个缩影.两者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分离,使它们从浑然一体分化为不同学科,如今的回归并非学科重归医学,而是医学道德回归家园.在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回归之路成为可能,但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回归之路定很漫长.  相似文献   
10.
由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与河北省伦理学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与承德医学院承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协办的“第八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6日~27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此次学术研讨活动是继去年由香港移师内地举办之后的第二次,2013年第七届学术研讨会由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与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之前的前六届全部在香港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