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和而不同,相辅相成——制度与道德相关性的哲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制度与道德之间有着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制度的生成、演化、运行背后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蕴,道德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制度的色彩。制度的道德依托使得制度的价值指向更加积极和明确,道德的制度支持则会促进道德的有效实现和践履。但制度和道德毕竟是各自独立的范畴,有着各自内涵的确定性,不能不适当地淡化两者之间的差别,两者之间是互补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关于制度功能及其局限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明社会之所以关注制度,源于制度的功能。制度功能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制度的应然功能,即制度在理想上具有的功能;一是制度的实然功能,即制度在现实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实际能发挥的作用。制度的应然功能和实然功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应然与实然之间又是如何相互转化与制约的,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探求制度创新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一、制度的应然功能:价值指向制度的应然功能不仅是制度赖以存在的依据,也是制度价值指向的具体体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制度的应然功能表现为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  相似文献   
3.
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哲学动态》2005,6(10):19-24
由于制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学术理论界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很多的学科,像制度经济学、制度政治学、历史社会学、法哲学等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制度的具体内涵及其实施运行机理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制度"本身的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尚显不足.从制度元问题的层面、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借鉴各学科有益的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哲学的、综合性的研究,无疑是有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辛鸣 《哲学动态》2023,(1):5-12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基本逻辑和基本方法,具有历史事实、理论逻辑、思想方法三重维度。作为历史进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守正创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作为发展逻辑,守正创新体现为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客观历史规律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维护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确定性,又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新理念、新概括、新思想,让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态焕发出蓬勃生命力和旺盛创造力。作为思想精髓,守正创新既塑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形态,又奠定了这一理论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结合”,特别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实现了深刻变革,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化”为中国本土思想,在回答时代重大问题中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